互联网

家长观察:孩子上网不再束手无策
作者 IT168 老姜 2009年05月15日 10:29

   编者注:国际电联(ITU)在3月份公布了200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保障儿童网上安全”(Protecting children)。目的就是要呼吁各国联合起来消除滋生犯罪的因素,确保儿童能够安全上网和使用网上的珍贵资源。作为全球网络安全计划的一部分,ITU还启动了儿童在线保护项目,旨在为下一代建立安全的虚拟空间。

  互联网上暴力和色情信息的泛滥,很容易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孩子该不该太早接触电脑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当孩子脱口而出“很黄很暴力”之后,什么是家长真正去思考的?怎样正确地引导孩子接触电脑,如何培养孩子在使用电脑时的良好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是每一个社会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孩子坐在电脑前究竟在看什么?是什么在吸引他(她)们的眼球?是什么内容让他(她)们如此沉迷?IT168 特别策划5.17电信日“保障儿童网上安全”系列专题,倾听家长和孩子的心声。


5·17电信日特辑:保障儿童网上安全

相关精彩文章

家长观察:惊爆五岁儿子深夜上网
家长观察:六岁女儿的网络视频生活
儿童自述上网行为:我爱玩游戏
儿童自述上网行为:我的网络世界
远离危害!儿童上网安全防护三步走
因玩施教!青少年儿童精品网站推荐
电信日特辑:六款家长控制软件导购

  被访人:方女士,上海
  职   业:公司职员
  孩子背景:男孩,12岁,六年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父母的宝,每一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同时也特担心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接触到一些不良影响。我是一个奔波在忙碌大都市的职业女性,平时也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或同事,为了孩子的问题,伤透了脑筋,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的接触。有不少孩子在业余时候爱上了游戏或者上网聊天,从而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作为父母的他们束手无策。

  我家孩子今年十二岁,小学六年级,也将面临升学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职业因素,除了在工作单位需要网络,回到家里依旧需要上网做些办公,或者与朋友在网络上的交流,偶尔也娱乐消遣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早早接触到了网络。记得孩子小学二年级时就问妈妈我要看《猫和老鼠》,我就想到了从网络上直接下载一部就可以了。但由于网速慢,花了不少时间。当时他就说,这个网速比我同学家的慢好多。这也证明网络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可能由于是男孩的关系,对很多新鲜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在网络上也主要是QQ聊天,或者偶尔会玩玩QQ游戏,由于我们反对孩子玩网络游戏,在家里的他也基本能够接受,并不会偷偷去玩。

  现在是信息时代,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的杜绝孩子接受一些新事物,那如何才能使孩子正确上网,不受一些恶意网站及不良朋友的诱导呢?除了在学校,老师的教育,我觉得父母在此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我眼里,我觉得作为父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教育孩子上网:

  第一, 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在家里作为父母首先要杜绝浏览不健康网站,以及沉迷网络游戏,也不在孩子面前谈过多的社会负面,让孩子有一个纯净的环境。

  第二, 做孩子的生活老师,利用一些时间,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项健康的社会活动,比如户外的体育锻炼,或者读书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孩子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网络时,也一样在互联网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或者与同学、朋友的交流,此时要正确引导孩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不接触陌生的网友,不点击网络上不明白的窗口,尽量不让孩子独自在家里上网,要有家长的指导和一定的监督下上网。

  第三, 作为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介绍孩子进一些正确的网站,比如孩子可能关注一些体育赛事,也可能需要网络查询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等,这时候我们就会指引孩子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浏览正规的网站等。

  第四, 杜绝孩子使用网络下载电影视频、网络文学等,如果有需要,就应该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其实,对于孩子上网,也是各说各有理,不是一味的杜绝,而是健康的疏导。也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更多的去接触社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无论从孩子身体健康考虑,还是从素质考虑,我们还是希望孩子有节制的上网,少上网,或者不上网。

方女士的一些建议,也是她在家庭中如何管理孩子上网的经验积累,作为家长,她很早发现了孩子对网络的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对孩子的上网行为也是在监管的环境下,告诉孩子哪些可以玩,哪些不能玩,并且在与孩子日常的交流方面做的很好,通过这些交流,或者引导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就能让孩子不会沉迷于某一件事。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和大人的行为对孩子起着决定性因素。

打开APP阅读全文

家长观察:孩子上网不再束手无策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