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噪能力松下G3更强
在噪点控制能力测试中,我们采用相同的设置在同一位置拍摄各档位感光度的样板柜样张,并对其进行100%截图,来观察奥林巴斯E-P3配合MZ.D 17mm F2.8镜头与松下G3配合G 20/1.7 ASPH镜头在各档位的信噪比表现。我们不仅比较其在画面中所呈现的颗粒感,同时也要考虑是否存在色彩漂移及是否能够很好的保留画面细节。对比图示中的彩色条代表的是每款产品噪点表现的可接受程度,绿色为优秀,黄色为对画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可接受,越趋近于红色则说明该档位越差。
▲图为噪点控噪能力测试实拍样板柜100%截取位置示意图
▲奥林巴斯E-P3与松下G3实拍样本柜样张100%对比截图
松下G3的感光度区间为ISO160-6400,奥林巴斯E-P3的感光度区间为ISO200-12800,两款产品在低感光度档位的画面表现都很细腻。G3和E-P3都从ISO400时开始出现轻微锐度下降,相比之下E-P3的截图中可以观察到轻微的噪点。
至ISO800时E-P3所呈现噪点的颗粒变得明显,而G3的表现相对较细腻。至ISO1600时G3的画面中才观察到轻微的噪点,而此时E-P3所呈现的颗粒感已经非常明显。ISO3200时G3的噪点略微增多,但是过渡均匀并没有明显的颗粒感。而此档位下E-P3的噪点则持续增多,切片中不仅存在非常明显的色块,并且产生了色彩漂移,已经影响了画面细节的表现,已基本不可用。
G3在其最高感光度档位ISO6400下的切片中虽然噪点变得明显,但锐度和细节依然有所保留,表现出了出色的高感控制能力。而此档位下E-P3的切片已经达到了画质无法接受的程度。因此,E-P3感光度ISO6400与ISO12800除非情况紧急否则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