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作者 颜捷 2013年06月09日 12:32

        【IT168 导购】很久前就有左手D3肩挂5D的大师拍着我的肩膀跟我说:小弟,全幅照片焦内如刀割般锐利,焦外如奶油般开化,暗光有德味,逆光才日系。懵懂的我多年以后发现焦内可以USM锐化,焦外根本就不是照片的重点,至于日系和德味,我只能说呵呵。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小编混迹于摄影圈多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由过去的“有钱要买无敌兔,没钱借钱也要买无敌兔”到如今“有钱要买D800,没钱借钱也要买D800”,时代在变,家用大尺寸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从很久以前的300D,D70到现在包含了M43,尼康1,APS-C和全副等多尺寸多型号的数码相机,选择面之广已经远超当年。作为厂商的宣传核心和成像的决定要素,关于图像传感器的各项画质测试已经数不胜数,但很少有人从实际生活中给大家来分析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区别,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景深差异

  曾经有同事问我,全画幅相机用24mm镜头跟APS-C相机用16mm镜头,在拍摄参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抛开画质和镜头畸变不谈)拍出来的画面是一模一样的吗?答案:不一样,景深不一样。

  我们平时用DX画幅相机拍照片时焦距转换系数是乘以1.5,用M43相机焦距转换系数乘以2,用尼康1微单时转换系数乘以2.7等等。也就是说如果我用D7100搭配16-85VR镜头拍照,那么焦距乘以1.5以后,等效焦距约为24-127.5mm。


▲相同焦距下不同传感器取景范围示意图

  众所周知景深三要素是:光圈,镜头焦距以及拍摄距离。镜头焦距越长,虚化就越厉害,这个“镜头焦距”指的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而我们常说的“DX镜头焦距要乘以1.5”这个数值是等效焦距,就以D16-85VR镜头为例,算景深的时候是焦距应该是算16-85mm,而非乘以1.5以后的24-127.5mm,所以全副用24mm焦距和DX相机用16mm焦距在完全一样的条件下拍照片,由于DX镜头实际焦距短,所以全副相机的景深会更浅一点。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M43,尼康1微单和卡片机等不同规格传感器之间。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传感器尺寸对比图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传感器尺寸对比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实例演示,用尼康单反D7100搭配16-85VR套机和尼康微单J3搭配11-27.4套机这两款不同尺寸CMOS相机在同一参数下拍摄照片,D7100镜头焦距为35mm,等效135相机焦距约为(52.5mm),J3镜头焦距为19.5mm,等效135相机焦距约为(52.6mm),可以看出景深明显不同,D7100虚化更厉害。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D7100实拍虚化效果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J3实拍虚化效果

  明白这个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夜晚手持拍照片的时候,由于光线较暗的原因需要把ISO和光圈开大才能保证相机不会抖动,可是光圈一旦开太大画面就容易景深太浅,如果换成小尺寸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由于镜头实际焦距短所以画面能保证足够的大景深。对于经常广角扫街或者喜欢盲拍的摄友来说,大尺寸相机并非非常好的的选择,小尺寸相机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使拍摄主体一直处于景深范围以内。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盲拍样片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盲拍样片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盲拍样片

  同样,如果经常拍人像或者静物,喜欢获得较浅的景深,那么大尺寸CMOS相机相对来说是更加适合的选择,因为在相同的构图状态下,大尺寸CMOS相机的虚化能力更强。

  焦距转换与总结

  前面提到了焦距转换,在使用相同规格的镜头下,小尺寸数码相机能获得更远的拍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来选择不同尺寸的传感器相机,例如如果你喜欢拍摄鸟类或体育比赛演唱会之类,由于距离比较远的原因,可以选择APS-C或M43格式传感器相机进行拍摄。

焦距转换与总结
▲小尺寸传感器相机有利于获得更远的焦距

  当然,选择较小尺寸传感器相机有利于拍摄更远的画面,但是考虑到还要兼顾相机的操控性能,对焦性能,可选择镜头群,画质等等,因此在拍摄远距离画面时多数人至少会选择至少M43级别的相机,在获得2倍镜头焦距的同时并未损失太多的画质。

焦距转换与总结
▲性能优异的APS-C相机是拍摄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长焦利器

  同理,喜欢拍摄广角风光的童鞋,选择无焦距损失的全画幅相机会更好一些,在相同焦距的情况下,全画幅相机拍摄到的画面更广。

焦距转换与总结
▲同为24mm镜头,左为D7100,右为D800

  有童鞋会说,试用较小尺寸相机往后退两步也可以拍到同样内容的画面。话虽如此,可是很多拍摄条件下无法后退,更重要的是广角具备的视觉拉伸感不是往后退几步就能得到的。

焦距转换与总结
▲极具冲击力的广角视觉

  总结

  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传感器之间的对比总是免不了画质,但是现如今很多人拍照只是为了发发微博或者上传人人网,最多1000像素的宽已经很难辨别出全画幅和APS-C相机的区别,在拍摄过程中不同参数的设置也会对成像质量产生影响,而且随着处理器的更新以及算法的改进,未来在画质这方面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小。

焦距转换与总结
▲比全画幅CMOS更大的120数码后背

  全画幅相机画质固然好,可你是否考虑过全画幅相机昂贵的镜头,它硕大的体积以及重量将是你旅行中不可承受之重?

焦距转换与总结

  当你背着沉重的单反相机气喘吁吁身心疲惫地到达目的地时,是否会突然觉得其实手拿可翻转屏的卡片机或者微单与心爱的妹子一起自拍合影,一起轻轻松松欣赏落日才是最快乐的事情?

焦距转换与总结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感光元件的大小并不能完完全全决定一台相机的好坏,还要看相机是否方便携带、是否经常做大尺寸打印、换镜头的预算有多少等等,没有功能较多的相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打开APP阅读全文

非要全幅吗 浅谈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

时代在变,家用大尺寸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从很久以前的300D,D70到现在包含了M43,尼康1,APS-C和全副等多尺寸多型号的数码相机,选择面之广已经远超当年。作为厂商的宣传核心和成像的决定要素,关于图像传感器的各项画质测试已经数不胜数,但很少有人从实际生活中给大家来分析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应用区别,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