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作者 机械师 2014年10月21日 00:01

  【IT168 评测】一般我们检验一台游戏本到底怎么样的标准就是要看看它玩游戏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然后是看它的外形设计够不够潮,附加功能够不够多、够不够炫等等诸如此类的元素。上一周,我接到的一款游戏本型号是机械师M520A,从编号上判断这是上一代机械师M510A的后继型号。虽然说这个牌子很多朋友可能连听都没听过,但是一个礼拜的体验过后,我倒是觉得这家伙确实属于“其貌不扬,其内有料”的那种产品。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其内有料的M520A:大型单机玩儿的还不错,稳定性一流,温度控制得非常好

  其貌不扬的M520A:外形风格保守,画质需要改进,游戏时的风扇声音有点儿大

  一代机械师M510A的天猫链接【点击查看详情

  M520A长相一般,所以放在今天的游戏本市场里面实难一眼就让人有触电的感觉,不过就好像现在娱乐节目里面的那些草根儿选手一样,往往会有逆袭之举。下面的测试项目我们也来一个“逆袭”,什么外观、配置、基础性能神马的传统内容都给我后面呆着去,我们先从游戏效果说起。

  游戏体验:确实非常有料

  和往常一样,3D单机来试一试效果是必须的,另外我还加入了经典的在线游戏《魔兽世界》,这款在NV 5/6/7显卡时代叱诧风云的网游到了8系显卡阶段是个什么体验。这次的测试游戏包括《看门狗》、《使命召唤10 Ghost》、《刺客信条4 blackflag》、在线经典网游《WOW》,玩过这几款单机游戏的朋友一看就知道,除了使命10,剩下的两款都是“硬茬子”。(注:以下数据均省略单位帧/秒)

  网游之《魔兽世界》

  直接用《WOW》看看什么样儿,记得最近一次玩儿《WOW》还是在一年多前,虽然时过境迁,但是经典的《魔兽世界》还是众多朋友们的最爱之一。画面效果不用说直接是全高走起。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full HD分辨率+ 全高画质设定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瞬时帧率62FPS,比较流畅

  测试中体会到的流畅度在62-78FPS范围内,要是和人干上架了的话会在55-60FPS之间,略微掉下来一些也很正常,总的来说比较流畅,玩儿起来没问题。


  单机3D游戏体验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以下测试可能显得事无巨细 但是可以充分说明它的最真实游戏表现

  《看门狗》

  这个游戏的环境非常开放,几乎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儿的节奏,但是对电脑的配置要求是非常非常高,要不然进去走不了几步就卡死~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体验《看门狗》

  1、1920×1080+ 全局低画质+ 低特效(关闭模糊、景深、大气散射,开启低细节、低阴影、低反射、低级水面效果)

  开篇袭击迈克46-51,躲避警察41-54,黑入摄像头49-56,躲避警察38-42,黑进体育场39-45,离开酒馆来到大街上28-33,跑到跑车那里39-49,开车警察周旋30-45(期间有偶尔的卡贞,个别撞车撞人场景21-28),大街上狂奔抵达住所45-55,惩罚罪犯过程31-33最多40(偶尔19-21)。

  FXAA级别反锯齿-计时飙车28-30

  SMAA级别反锯齿-计时飙车29-32

  MSAA×4级别反锯齿-计时飙车24-25

  2、1920×1080+ 全局高画质+ 高级别特效(开启模糊、景深、大气散射,高细节、高阴影、高反射、高级水面效果)

  开车奔跑在市区28-30(有卡顿),在街区寻找罪犯25-33(一般28-29)。

  MSAA×4级别反锯齿-抓捕罪犯29—34

  SMAA级别反锯齿-计时飙车25-26

  FXAA级别反锯齿-计时飙车18-22

  3、1920×1080+ 全局ultra画质+ ultra级别特效(开启模糊、景深、大气散射,ultra细节、ultra阴影、ultra反射、ultra水面效果)

  探测犯罪23-28(一般是25-26)

  FXAA级别反锯齿-寻找罪犯17-18

  SMAA级别反锯齿-寻找罪犯21—24

  MSAA×4级别反锯齿-寻找罪犯24-26

  4、1920×1080+ 自定义画质+ 中-高级别特效(开启模糊、景深、大气散射,中等细节、中等阴影、中等反射、高级水面效果)

  在芝加哥主城区调查犯罪21-25(激烈场景偶尔会7-9)

  FXAA级别反锯齿-开车寻找罪犯21-25(偶尔9-11)

  SMAA级别反锯齿-开车寻找罪犯19-21(偶尔7-9)

  MSAA×4级别反锯齿-抓捕罪犯15-16

  同样的显卡型号同样的主体配置,记得初代的M510A玩《看门狗》就是完全找不到北的感觉,同样画面设置第一个场景就10帧直接卡住~ M520A则完全不同。

  如果是全高清+ 低画质+ 低特效,玩起来最低也有30帧/秒以上,一般都是40帧/秒左右,这时开启FXAA反锯齿也能保持28帧/秒以上的效果。要是全高清+ 高画质+ 高特效的话,也能保持25帧/秒以上的效果,开启FXAA反锯齿最低能保持在18帧/秒。

  所以,只要不要求变态画质特效,M520A应付这款游戏还是有戏的,这也是我见过的同规格游戏本里面玩《看门狗》最痛快的一个了。


  《刺客信条4 blackflag》

  它跟《看门狗》差不多“硬”,只是稍微降低了对显卡等配置的要求,但基本上也是非游戏本玩不了的游戏。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体验《刺客信条4 blackflag》

  1、1920×1080+ 非常高画质+ 高特效(高级别阴影、高级别反射、开启模糊和散射和fog、高级别god Ray)

  开篇海战21-24,追击并杀掉刺客21-22,沙滩格斗23-26,驶出海湾26-27,追杀小偷26-27

  2、1920×1080+ 高画质+ 高特效(高级别阴影、高级别反射、开启模糊和散射和fog、高级别god Ray)

  打群架26-27,在城区和敌人格斗27-28

  3、1920×1080+ 正常画质+ 正常特效(正常级别阴影、正常级别反射、开启模糊和散射、正常级别god Ray)

  在城区游荡28-30,与敌人打斗29-30

  4、1920×1080+ 低画质+ 低特效(低级别阴影、低级别反射、开启模糊和散射、低级别god Ray)

  在城堡和敌人战斗27-28

  5、1920×1080+ 低画质+ 关闭特效

  城区打斗35-41

  以上都是在关闭反锯齿的条件下测试的效果,开启的话就会进一步拉低流畅度。虽然画面效果打了折扣,但是整体上玩这款游戏还是非常顺畅的,非常高画质下也能有20帧/秒以上的表现,正常画质下跑出接近30帧/秒的流畅度是很容易的。


  《使命召唤10 Ghost》

  和前两个游戏不同,虽然它对硬件要求要低许多(6G内存除外),但是在现有的单机游戏中依然是绝对的画面级选手。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体验《使命召唤10 Ghost》

  1、1920×1080+ 全局正常画质+ 正常特效(正常细节、过滤、贴图纹理,开启景深、阴影和失真)

  开篇和伙伴逃离55-72,宇航站48-71(典型50-60,瞬时爆炸场面37-38),和同伴逃离(47-55,最多70左右),首战45-52(偶尔60左右),洛杉矶遭遇战干掉直升机55-62(偶尔72),抵达圣莫尼卡60-78,猎犬突击56-60(最低41-47,最高67-78)

  FXAA级别反锯齿

  跟踪绑匪的战斗50-65(偶尔70多)

  MSAA×2级别反锯齿

  猎犬找到被绑架的队友50-55,与其他队友会合并战斗38-45(偶尔不激烈的时候55-60),渗透进体育场战斗39-50,体育场地下战斗50-52,解救掩护被俘战友乘直升机撤退49-50,重返圣莫尼卡指挥部战斗33-45(最低29),水坝战斗41-45

  MSAA×4级别反锯齿

  跟随牺牲的战友33-43,夜间渗透并突袭大厦49-50(跳伞逃离战斗最低39)

  SMAA×1级别反锯齿

  阿帕奇空战50-53,地面战47-59

  TXAA×2级别反锯齿

  地面战53-58

  TXAA×4级别反锯齿

  丛林战27-36(一般是33-34),雪地渗透战41-46,入侵雪地堡垒46-56左右(也有66-76),逃出堡垒54-55

  2、1920×1080+ 全局高画质+ 高特效(高阶细节、过滤和贴图纹理,开启景深、阴影和失真)

  TXAA×4反锯齿

  钻井平台战斗33-49(最低28)

  3、1920×1080+ extra画质+ extra特效(extra细节、过滤、贴图纹理,开启景深、阴影和失真)

  TXAA×4反锯齿

  钻井平台战斗24-28

  TXAA×2反锯齿

  逃离平台22-33,水下战斗18-21

  SMAA×1反锯齿

  水下战斗27-28(最高33),奥丁工厂战斗33-46(最低27-28)

  MSAA×4反锯齿

  赌城战斗27-28(最多33-36),保护猎犬21-28(最多到39),航母战斗31-44(最低21-27),坦克大战27-33(最低21,最高41),空间站战斗17-28,用奥丁打击28-30,列车大战23-33

  对于多数游戏本来说,玩这个游戏不是看能有多流畅,而是看到底能开到多高的画质效果。结果很明显:除了像过高的反锯齿设定以及像水下战斗、空间站作战这样特殊环境的流畅度会掉到30帧/秒以下并始终维持,其他的基本都能用“玩”这一个字儿来形容。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体验《使命召唤10 Ghost》


    小结:再变态的单机游戏,全高清+正常(中-低)画质+正常(中-低)特效也能流畅地玩一玩。

打开APP阅读全文

M520A游戏效果测试

上一周,我接到的一款游戏本型号是机械师M520A,从编号上判断这是上一代机械师M510A的后继型号。虽然说这个牌子很多朋友可能连听都没听过,但是一个礼拜的体验过后,我倒是觉得这家伙确实有点儿“其貌不扬,其内有料”的感觉。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