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大屏三大流派逐个看 传统篇
作者 牙仔 2005年04月05日 18:01

  【IT168 专稿】昨天,笔者已经把我们熟悉的时尚大屏作了简单的技术介绍,接下来就来看看属于传统一派的大屏显示系统的技术吧。

  传统派的阵型虽然其性能相当参差,但它的最高档次跟最低档次的售价却有着上万元级的差别,可见在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原理上,技术的突破往往可以成就出一个相当厉害的产品。笔者把这些比较传统的大屏产品归纳出以下几类:首先是大家都相当熟悉的CRT电视机,另外一类是背投电视系统,最后就是笔者的最爱:正面投影机。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CRT阵型。

  CRT,中文全名是阴极射线管显像系统。它的显像能量来源于一根通电发热的特殊金属丝,金属丝经过发热的过程,在真空的状态下释放出大量的电子,电子在高压的吸引下,通过两节的聚焦极、一节加速极和偏转线圈等加速调制后,打到显像管的屏幕上。屏幕上广泛分布了不同种类的荧光分子,这些被电子撞击激活以后会获得能量,发出有特定频谱光芒,形成一个亮点。CRT通过优秀扫描电路,所呈现出来的画质被公认为最强的。由于它历史悠久(第一台CRT电视出现于1939年4月30日),所以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重现出无穷色的画面,使它理直气壮地矗立在电视行业整整60多年,这个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重现无穷色的产品。近几年来,电视的发展出现了回光返照般的跃进,众多厂家在扫描上加入了100赫兹的扫描系统,并且加入了高亮显示等等技术,使阴极射线管电视的画质重现更加优秀,其售价却不涨反降,相当有性价比。

 

 不过,俗语说:针没有两头利,CRT电视也有它自己的致命的缺点。首先它的体积相当庞大。由于构造的特殊性,所以CRT电视机没有办法不把体积做得很大,其厚度往往都超过70CM,显像的尺寸越大,厚度就越大,一般用户是无法接受的。另外一个缺点是其重量,由于整个显示屏幕都采用玻璃制造,因此其重量相当惊人,一台29寸的SONY电视机,其重量就已经高达40KG,两个人才可以把它扛起来,这一点上笔者是认为最可怕的。

  在CRT的制造中,比较有名气的厂家有很多,而在笔者的记忆中,最牛的几个基本上都是来自日本,其中有大名鼎鼎的索尼电器,索尼凭借最出色的特丽珑显像管技术,制造出颜色艳丽的索尼电视机,特丽珑显像管更成为拯救SONY企业的一大功臣(在SONY研发特丽珑初期,整个公司的经济情况一度陷入困境,后来全凭借特丽珑把SONY跟救活的)。另外日本还有一家跟SONY齐头并进的厂家,它的名字叫东芝(TOSHIBA),它的电路技术领先于索尼,笔者在总结其产品特性的时候发现,东芝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紧贴技术的最顶峰,在拥有同等功能的同时,其价钱更是比SONY便宜一点,性价比相当不错。除了日系的工厂,欧洲方面也有一个牌子相当著名,在我国市场上虽然比较少见到它的踪影,但是在欧洲却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它就是德国的根德电器,它的技术在全球里面应该是首屈一指,当年笔者的一个同学告诉笔者,根德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了100赫兹扫描电路,而10多年后,日系厂家才把这一电路研发出来,添加到电视机上面,优化整个电视机的画面。

  说了CRT,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一个产品:背投。

  说到背投,笔者不得不说一句“想说爱你不容易啊”。背投由于有先天的技术问题,所以其效果一直都有一定的限制,在画质上很难做得很好。现在流行的背投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叫做液晶式背投,另外一种是DLP背投,其基本的原理都是通过物理透镜组的组合,把图像用投影的方式投射到屏幕的背部,这样就可以实现画面的重现。

  两种背投由于采用了不同显像架构,所以在画质上也有折然的不同。笔者首先来说说液晶式的背投,其原理是采用一块精度相当高的液晶显示片,用幻灯机般的架构把图像透射出来,属于穿透式成像。而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DLP架构来自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由它所开发的数字微反射器件-DMD组件是DLP的核心部件,DMD上面集成了多个微型的可活动镜片,用于反射灯光。正常来说,一个具备有800*600清晰度的DMD组件,里面容纳的可动镜片就有480000个可活动镜片,这些镜片负责把带有颜色信号的光投射出来,经过物镜组打到屏幕上,形成图像。这种DMD组件采用的是反射式投影系统,所以其亮度、对比度都超越了穿透式液晶系统,画质上有了大大的提高。

最简单的DLP的原理图

DMD组件实物图

  在笔者认识的品牌中,背投彩电一直都是东芝的天下。想当年的东芝梦剧院的广告,在笔者心中还有一定的记忆。东芝的梦剧院是背投电视推向市场的最早的产品,时至今天,东芝在背投的技术上还是走在技术的领先位置,前不久才推出当今最强的背投系统,虽然还没有打算商业化,但已足以巩固了它在背投技术上的地位。除了东芝,胜利电器(JVC)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笔者看过最好的背投之一,其技术笔者不大清楚,而在画质上面的确是超越了众多的背投,成为笔者心动的其中一个品牌!

  介绍了背投以后,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在传统大屏幕上,已经没有其他的传统产品了,然而笔者却不是这样想,因为跟背投电视机呈对立阵型的,还有这样的一个系列产品,它就是正投,下面笔者要说到的就是正投产品。

  投影机的默认值,在业界里面就是代表正面投影机,其原理跟背投相仿,都是通过透镜组把影响投射出来,唯一不同的是,背投是把影像投射到固定在机子正前方的屏幕上,属于透射型成像。而正投却是投到任何平面上,适应性相当强,属于反射型成像。

  正投有三种形式,基本上跟背投差不多,除了有LCD和DLP以外,它还使用了在背投界短暂出现过的CRT投影。

  LCD和DLP由于跟背投所使用的原理相当接近,所以笔者就不多重复描述了,下面笔者要着重介绍的是在背投界已经绝迹的CRT投影技术。这个技术也叫三枪投影技术,它是采用超高亮度CRT制作而成的投影系统,图像来源与三个非常小而且精密的CRT显像管。这三个显像管采用了独立的三原色重现架构,把红、绿、蓝三个电子三原色信号分别分配到三组显像管上扫描形成高亮图像,这种显像管经过特殊处理,其输出的亮度是正常电视机亮度好几倍,所以不能够用人眼直接观看。显示器发出的高亮图像信号经过透镜组的折射,投射到屏幕上形成图像。CRT投影由于造价过高,所以在背投上得不到很大的应用,所以昙花一现般得在背投界消失了,这个也是笔者没有介绍这类背投产品的主要原因。

  CRT型的投影机的画质堪称一绝,在投影界已经是一个铁一样的事实,它凭借CRT的成熟技术、优秀的无穷色重现能力与清晰的细节重现,一直都是骨灰级发烧友的玩弄对象,同时也是专业影院等专业场所所不可缺少的影像重现工具之一,所以其售价相当昂贵,动辄上好几万。在CRT投影里面,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总部位于欧洲比利时的巴可公司,巴可公司的投影机是投影业界里面的翘首,其产品基本上都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经常应用在医疗、军事等专业领域。除了巴可,SONY凭借特丽珑技术,在CRT投影界也有相当的名气,在技术上,虽然没有巴可那么厉害,但重现的画质还是非常叫人向往的,所以也是购买CRT投影的首选品牌之一。

  LCD投影方面,声宝的液晶技术是世界的顶尖,所以在这领域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很自然成为首选品牌,但是不能忽略的是,SONY突然在前段时间杀出,推出采用了史上最强的液晶组件,输出图像清晰度高达800万像素的专业级LCD投影,一时间使LCD投影市场风起云涌。在DLP市场上,由于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DMD组件上,其性能一直都相当稳定,所以各大品牌的画质出入不会很大,所以在DLP投影上的选择,没有太高的难度,只要产品质量过关,一般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打开APP阅读全文

大屏三大流派逐个看 传统篇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