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标准之争三足鼎立
作者 IT168 刘天乐 2006年07月03日 10:27

标准之争三足鼎立

  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和卫星电视标准此前已经确定采用欧洲标准DVB-C和DVB-S,但是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一直没有确定,也对我国数字电视标准的确定造成了耽搁。相比于卫星传播和有线传播方式,由于地面传输方式更为复杂,因而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标准方案的选择上一直备受争议,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制约,随着地面标准的出台,必将推动数字电视行业的加速发展。

  新的国家数字电视标准将采用何种标准是目前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国外比较主流的是使用欧洲DVB-T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将使用自行设计的标准。而国内关于这个方面又有了三种不同的标准方案,分别是清华大学的DMB-T、上海交大的ADTB-T和广播科学研究院的TiMi,究竟采用何种标准目前还不确定。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上的争论并非一朝一夕,一旦某个标准被采用,研发单位便可在今后的产品中收取版权费用,因此确定标准的过程难免会变成一个利益的再分配与争吵的过程。

数字电视试点小区

  ADTB-T由上海交通大学起草,该标准在传统的单载波技术基础之上进行优化,攻克了单载波调制技术在国际上尚未实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信号移动接收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优质的移动性和抗干扰性。而它的竞争对手DMB-T标准则由清华大学制定,基于多载波调制技术,在正交频分复用的保护间隔中,复用同步头,提高了灵敏度和信号的传输效率,有利于汽车等移动状态下接收信号。TiMi由广播科学研究院研发,将LDPC编解码技术应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在移动接收的状况下性能优越,而且不增加实现的复杂度。

  而就目前来看,这两种是中国国内现有的最具竞争力的数字电视标准,从测试的情况来看,两款标准均优于此前一直被各运营商采用的欧洲标准DVB-T。而之所以这项标准争论拖延日久,除了对国家安全和技术的慎重考虑,还掺杂了清华和上海交大两大阵营的利益博弈。这不仅是两个学校之间的学术利益上的争夺,还有产业上各自代表的商业利益群体的针锋相对。如果采用了一方的技术,那么不仅对学校来说是巨大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两大阵营的实体公司和运营商会在将来的市场中获得可观的商业利润,这也就难怪这次的竞争如此激烈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标准之争三足鼎立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