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测中心】莱希(LaCie)品牌在主流PC市场名气并不大,但在Mac领域却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每一款产品可以用精致、精确和精美来形容。LaCie的主要用户定位于企业和商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外置存储、网络存储和Raid解决方案等服务。而这也不影响LaCie的产品创新甚至设计的时尚性。LaCie的“乐高”系列,正是LaCie面向个人商务市场的时尚产品,整合了乐高游戏风格的移动硬盘,让LaCie产品更加贴近用户。
![]() |
LaCie乐高系列移动硬盘 |
这里为大家展示的LaCie的产品虽然从外形上不具有乐高那样的风采,但从技术规格和产品性能上来说具有重要意义。LaCie Two Big 1TB E-SATA2 Raid0/1(LaCie速腾1TB)外置硬盘。1TB、E-SATA2、Raid0/1三个关键词充分展现这款产品的特点。
![]() |
对于外置硬盘来说,E-Sata2解决了以往USB、1394接口速度的瓶颈,而依靠E-SATA2 3Gbps的带宽,LaCie在硬盘盒内使用了Raid控制芯片,当它工作在Raid0时将使外置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再一次提高。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这款产品。
优点:
1.可工作于Raid0、Raid1和直通模式。
2.e-Sata2接口,提供足够的带宽,Raid0也不会造成瓶颈。
3.极紧凑的外观及免工具拆卸设计。
缺点:
1.工作时温度较高。
在LaCie 速腾1TB外置硬盘问世前,外置硬盘的旗舰产品当属Seagate的750GB产品,它使用了Seagate自家的7200.10 750GB硬盘,采用1394a和USB2.0接口。虽然在容量上Seagate依靠自己7200.10的硬盘使它在外置硬盘产品上顺理成章的拿到了容量最大的王位,但是容量越大,用户对接口速度要求可能会越高,而限制速度的不是硬盘本身而是USB、1394的接口速度。
![]() |
LaCie 速腾1TB 外置硬盘 |
|
e-SATA2无疑是目前外置硬盘标准中速度最快的,这也代表了未来外置存储设备的发展方向。唯一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主板本身支持e-SATA接口的并不多。但无论是e-SATA还是e-SATA2(1.5Gbps和3Gbps),它们都能够提供和内置SATA一样的接口速度,如e-SATA2它可以提供3Gb/s的接口带宽,足以满足各种高规格SATA硬盘。
![]() |
两块硬盘极紧凑的设计 |
![]() |
Maxtor 金钻11 500G硬盘 |
Lacie 速腾1TB内装两块金钻11 500GB硬盘,外观设计非常紧凑,硬盘盒的厚度仅比两块硬盘稍厚,而硬盘盒的深度比硬盘的纵向稍长,后面提供了10cm左右的空间用一个小尺寸的涡轮风扇辅助散热,工作风噪声几乎不可闻。与希捷750GB硬盘相比,Lacie的速腾也许更能代表今后移动硬盘的发展方向。
![]() |
![]() |
LaCie 速腾1TB外置硬盘前侧及上下两面均使用细金属网面配合塑料机身的外壳,配合内置涡轮风扇,可以构成较好的风道为两个500GB硬盘提供较好的散热。前面板具有硬盘工作指示灯及电源指示灯。后面板主要是电源接口及e-SATA接口。
![]() |
![]() |
无工具拆卸 |
这款外置硬盘和支持无工具硬盘拆卸,从图中可以看到侧面圆孔把手,只要轻拉把手就可以拿出对应的一块硬盘,而安装起来只要慢慢推进盒内即可。如此方便的操作也得感谢SATA接口的物理设计。
我们本次测试将LaCie速腾 1TB外置硬盘设置于Raid0模式,使用ASUS P5B Deluxe主板上的JMB361芯片提供的e-SATA2接口,而在Raid0模式下会使用到硬盘盒内内置的磁盘控制芯片。
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E6700 2.66GHz |
主板 | ASUS P5B-Deluxe Wifi |
内存 | Corsair DDR2 1066 512MBx2 |
硬盘 | WD 400KD 400GB |
外置硬盘 | LaCie Two Big 1TB Raid0 Mode |
显卡 | NVIDIA GeForce7900GT |
软件环境 | |
操作系统 | 英文Windows XP SP2 |
驱动程序 | 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8.1.1.1009 |
NVIDIA Foreceware91.47 | |
测试软件 | IOMETER 2004.07.30 |
![]() |
上图可以看到LaCie硬盘工作模式的设定,它提供了Safe、Fast、Big和JMOD四种模式。Safe是指Raid1模式、Fast是Raid0模式、Big是两块硬盘独立模式、JMOD是直通模式(直通模式是指跳过硬盘盒内的磁盘控制器由主板上的磁盘控制器控制)。
测试中我们使用IOMETER 2004.07.24版本进行,测试区域包括1TB的所有空间,测试结果主要包括在不同队列深度下IO/s即每秒处理IO数量、每秒吞吐量(MB/s)以及在进行每秒处理IO数量的测试中CPU占用率。因为在吞吐量测试中IO数量较少,CPU占用率都会很低所以不单独列出。
![]() |
每秒IO处理数量(读操作) |
![]() |
每秒IO操作数量(写操作) |
每秒IO操作数量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是每秒磁盘子系统处理读或写操作指令的数量,它一方面考察硬盘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考察磁盘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在高端Raid卡上,每秒IO操作数量要原高于板载Raid芯片。从我们得到的数据看,这基本与板载Raid芯片和一些支持Raid的南桥芯片处于同一水平。
![]() |
数据吞吐量(读操作) |
![]() |
数据吞吐量(写操作) |
数据吞吐量是一组非常直观的测试数据,读写操作时每秒的数据吞吐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感受。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读操作或写操作,90MB/s以上的操作都达到了Raid0的水准,速度惊人。
![]() |
读操作CPU占用率 |
|
在CPU占用率中,CPU1和CPU2是指我们使用的E6700 CPU的两个核心。可以看到在极限IO请求状态下,CPU平均10-20%的占用率是非常理想的。当然,每秒IO处理数量的性能与CPU占用率大小是一对矛盾的问题,两者的指标会因产品设计策略而不同。适当提高CPU占用率,IO处理数量的性能也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
对于E-SATA技术来说,与对应的内置SATA规格并无区别,这意味着它能够提供和SATA一样充足的带宽,甚至和PC系统享用同一个磁盘控制芯片,这对外置磁盘系统来说使很大的性能保证。相对1394和USB接口来说都是有优势的。
![]() |
LaCie Two Big搭配e-SATA2 PCI 64bit转接卡 |
遗憾的是,e-SATA接口的普及程度远不能和USB2.0甚至IEEE1394接口相比,这需要更多主板芯片厂商的支持。由于965主板搭配ICH8南桥省去了IDE接口的支持,所以大家不得不使用第三方芯片如JMB361,来提供对IDE光驱的支持,同时JMB361利用PCIe 1X总线提供额外的SATA和E-SATA接口的支持。但众多厂商为了节约成本,很有可能省去这个e-SATA接口。从LaCie为e-SATA外置硬盘内还附带了一张e-SATA PCI接口的转接卡可以看出目前主板和PC平台的应用环境对e-SATA支持相当差。
![]() |
不过在e-SATA发布之初,业界对它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而应用的类型几乎可以从我们今天测试的这款LaCie外置硬盘上得到体现。大容量与e-SATA高速接口的搭配、配合Raid控制芯片实现更高速或更安全的组合模式、甚至扩展到4组e-SATA设备配合其他磁盘控制器的应用都是可以实现的,且不会因为接口速度而造成瓶颈的。
Lacie曾经表示会为多媒体应用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在多媒体应用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相关数据几何级增长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大容量与高速也许会推动外置存储设备快速的更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