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随着联想、HP、DELL等一线厂商把笔记本价格拉到5999元的水平,国内厂商将价格拉低到4999元,始终保持自己的价格优势。粗略的统计一下,4999元的机型已经达到十余种之多,除了传统的厂商如方正、同方、神舟之外,一些新鲜面孔如TCL、海尔、新蓝、七喜也试水4999元市场,甚至将价格战打到了2999元。
正当厂商陶醉在自己暂时的价格优势时,DELL这只巨鳄突然发力,在其官方网站上将Inspiron 2200笔记本电脑的最低价格直落千元,剑指4999元市场。
![]() |
1、DELL加入4999元笔记本战团
这款Inspiron 2200的配置如下:英特尔 赛扬-M 处理器360 (1.40GHz, 1MB L2 Cache,400MHz FSB);Intel 910GML芯片组;256MB DDR 333内存;14.1英寸 XGA TFT 显示屏;40GB 硬盘(5400转);COMBO光驱。售后服务:1年内下一工作日上门服务+1年内全面保护。
DELL这款特价机光看配置,就足以让很多处于这个价位的国产笔记本汗颜:首先看处理器,国货除了个别机型采用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或AMD的Turion 64之外,其它的都采用英特尔的赛扬M 处理器350,在主频上就低了0.1GHz;其次就是Intel 910GML芯片组,当国货还采用Intel 852GM、Intel 855GM/GME,甚至是SIS芯片组时,无疑Inspiron 2200的芯片组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里要说明的是,国产机型在这个价位也有能与之匹敌的机型——七喜的V200,但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选择DELL,毕竟DELL在品质、售后服务上更值得信赖。也许会有人对的模具持有异议,认为过时,但看看我们的国货,除了少数的机型采用了新模具之外,大多数的机型的模具又是怎么样?只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看到广告上的截止日期“2005-9-16”,笔者不禁哑然失笑,DELL又在玩把戏了,如同上一次5999元促销,见销售情况良好就延长销售时间,这截止日期也成了一纸空文。其实HP之前也推出了一款配置类似DELL Inspiron 2200的机型——HP Compaq Presario M2206,采用了赛扬M 处理器370+Intel 910GML芯片组。虽然M2206的处理器规格比这款特价的Inspiron 2200机型高,不过价格也贵了一些,在6500元左右。6500元的价格使得HP这款M2206笔记本对于只有4999元的国产笔记本来说,无疑造成的影响不大,毕竟两者相比相差1500元。但如果说面对HP的M2206的价格,4999元的国货笔记本还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么面对这款的悄然袭来的DELL Inspiron 2200,国内厂商就只能惊呼“狼来了!”
戴尔笔记本免费订购热线:800-858-2903
2、价格战的背后
这一次次的价格战始作俑者总是国内厂商,但是受益的又是谁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1999年,联想发布了第一款万元以下的笔记本电脑——昭阳1200。引发了众多厂商的跟风,纷纷推出万元以下的笔记本电脑,这是第一次价格战。在之后几年,虽然精英推出了移动PC i-Buddie的概念,并将笔记本价格降到5999元,但众多的厂商并没有拿出这样的产品,只有神舟等为数不多的厂家在做这个价位的笔记本电脑。
到了2002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PC行业的台式机增长放缓,笔记本的增长趋势迅猛,众多厂商将目光投到了这一高利润的行业。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一下有近80个品牌,面对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可以想象那些小品牌的压力有多么大。到了2004年,联想又一次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将旗下的旭日150c笔记本电脑价格降到6999元。这次的价格战的结果是加速了笔记本市场的洗牌,使市场上的品牌数骤减到30多家,而其中退出的大部分是国内厂商。而05年一开始,面对HP、DELL、东芝、IBM等国际一线厂商的降价,国内厂商的数量只剩下十家左右。可见市场是多么的残酷,价格战最终受益的绝对不是作茧自缚的国内厂商。
国内厂商试图想以价格的优势来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但却忘记了价格战是把双刃剑。虽然笔记本技术的革新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的确带来成本的下降从而导致价格的下跌,但是在笔记本销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厂商的整体利润却大幅缩水。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市场占有率而没利润,无疑会导致恶性循环,甚至影响整个企业能否存活下去。举个例子,在数码相机业鼎鼎有名的佳能,在几年前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市场占有率是上去了,但利润却下滑,为此佳能高层非常重视,重新调整战略,在确保利润的情况下再考虑市场占有率,经过努力,佳能扭转了这一不利局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数码相机行业的地位。
相比之下,我们的企业就显得太“嫩”,每次面对洋货的发起的挑战,不是从技术、设计甚至是服务方面做文章,只知道用价格来建立自己的优势。面对HP把笔记本价格打到5999元时,国内厂商可以打出4999元的价格;面对DELL这次将笔记本价格下调到4999元,国内厂商也许还可以降价到3999元确保价格优势,那么如果DELL或HP再打出3999元甚至2999元的价格呢?国货应该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洋货已开始在国货坚守的最后一块阵地上发起挑战,无疑给国内厂商们雪上加霜:如果连价格优势都不存在了,国货,你还剩下些什么?!
3、DELL害怕价格战吗?
说起价格战,DELL怕要算鼻祖,在众多消费者的眼中,DELL也算是一个价格屠夫。其价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直销模式,减少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那么DELL是否与国内厂商一样,只知道价格战而不重视利润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DELL历来非常重视利润,从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在中国市场,DELL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一直并不低廉,相比美国市场,同配置的机型价格要高很多。当去年联想、HP接连发布6999元笔记本电脑之后,DELL不甘心被联想和HP抢了价格战的先机,为了显示自己才是低价市场上的王者,迅速推出6999元的Insprion 2200笔记本,甚至一度将价格降到5999元。从这件事可以看出DELL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它可以做到更低的价格却放弃扮演发动价格战的机会,另一方面在看到其他品牌打价格战时马上做出反应同时跟进。当5999元的Insprion 2200卖得火热时,DELL却突然终止了5999元的Insprion 2200销售,将价格恢复到6999元左右,只保持与联想、HP几百元的价格优势。这么多令人感到矛盾甚至困惑不解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维持最大的利润。
下面我们再看有关DELL的这么一个数据统计:
![]() |
从两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DELL的总收入(Revenue)和市场占有率(Mark Share)每年在不断上升,但营业毛利率(Operating margin)和利润率(Gross profit margin)却几乎零增长。这就意味着DELL的收入增长仅仅是依靠销量增长,而并不是靠提高利润率。如今笔记本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最残酷、竞争最剧烈的市场,连DELL这样的级别的厂商都感到市场所带来的压力,为此DELL打算以提高出货量来实现利润的增长,简单的说就是以量取胜,制定了一系列疯狂的目标。
而实际的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最近几个月DELL的出货量低于公司预定的目标,为此震动了整个华尔街。连DELL自己的CEO凯文-罗林斯都承认:“We got too aggressive and we passed the [price] elasticity mark, We drove it too hard.”(参考译文:我们过于急于求成,忽略掉市场是变化莫测的,我们很难掌控它。)显然DELL已经意识到面对厂商们疯狂的价格战,DELL的价格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该怎么做,DELL面前有两条路:继续制定疯狂的出货量计划以量取胜或者提高利润率以质取胜。
如果选择前者,那么意味着DELL会下血本降低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那时有谁能陪DELL玩?DELL北美地区经理乔•马伦吉曾这样说过: “If General Motors had a big cost advantage, its rivals would have been bled dry if they tried to follow its price cuts, but they don’t have that advantage, We do.”(参考译文:如果通用汽车具有这样大的价格优势,那么它的竞争者跟着进行降价肯定会血本无归,但通用汽车并没有这样的优势,而我们DELL具有。)要是DELL狠下心来打价格战,估计到时国内剩下的笔记本厂商不到五家。
因此笔者但愿这次降价只是DELL的一次“示威”,而不是代表它的销售策略发生这样的转变。
4、国内品牌的出路何在?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一些问题了。不管怎么样,不能将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握,国内的品牌该怎么做?继续打价格战吗?肯定不行,针对现阶段国内品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国产低价笔记本应该有所改变:
第一、如今国内品牌把精力过于集中在低价机型上,采用的模具不但老,而且在设计上没有创新,在代表一个品牌技术和设计实力的高端机型上投入太少,创新的东西也太少,与洋货相比没有自己的特色。希望厂商们能把眼光放远一些,将精力集中在开放高端机型上,而不是想如何配置一台2999元甚至1999元的笔记本电脑。此外在设计和技术方面下苦功,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情;
第二、纵观整个国货市场,产品线分布不合理,低端机型过多,而价位在7000——10000元的机型却很少,即使有但与同价位的洋货相比,在价格配置上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个人觉得在这方面,ASUS做得比较好,他们这几个月发布了多款在位于该价位的机型,在配置和价格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比如A3G、Z8K等机型;
第三、搞好售后服务,很多用户选择洋货的主要原因是洋品牌的售后服务好,在这方面,国货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厂商只知道生产低价笔记本,但对笔记本的售后服务却跟不上,这样的产品如何能叫用户放心,消费者最多只上一次当,到时候还有谁会买它的产品,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笔者的建议:不要让消费者伤心——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要认真处理,因为这表明消费者对你还抱有希望,给你一次补救的机会;
第四、细分市场。如今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购买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每种笔记本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厂商应该将眼光投向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比如学生、教师、白领、图形广告设计师、程序员等等,去赚更多的钱。此外笔记本如今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朝家电化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家电化笔记本电脑却很少,厂商应该在这方面多下下功夫,让笔记本电脑如同平板电视一样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