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轻薄典范 东芝PR150对决夏新V3
作者 IT168 小马哥 2004年12月01日 00:00

    【IT168 对比评测】自从超轻薄笔记本出现以来,日系品牌的笔记本一直是独占熬头;那些体态轻盈、面容娇小的经典机型大多出自Sony、TOSHIBA之手。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马上想起一大串超轻薄笔记本的名字,例如东芝Portege R100、SONY X505等等。不过,作为当今超轻薄笔记本主流的12寸笔记本的重量一直在1.4公斤左右徘徊,这让很多对超轻薄笔记本情有独衷的人望而却步。前不久,东芝推出了裸机重量达995克的Portégé R150限量版,而非限量版的PortégéR150体重也仅为1100克。一时间,很多人都想第一时间一睹这款新机的风采。笔者有幸第一时间试用了Portégé R150(非限量版);前几天,笔者又有机会试用了夏新V3。

点击放大

夏新V3

东芝 Portege R150

    东芝在笔记本领域已经称雄多年,开创了很多个“世界靠前”。正是在如此雄厚的技术实力保证下,PR150在追求至轻至薄的同时,依然注重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的结合。例如:东芝PR150底部采用了圆顶的设计避免底部在受到外部撞击时候对硬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再次重拳出击的东芝来说,PR150无疑是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东芝PR150给人的第一感觉并不像前作一样,一眼就能体现出轻薄的特点,尤其是在厚度上体现,与R100相比可谓长进不少。可能很多朋友也都注意到东芝PR150的外形尺寸比R100要大一些,这可能和PR150使用的是2.5寸硬盘不无关系。不过在整机重量上,型号为PP160Q-0002D的限量版PR150其重量仅为995克,相对于前作PR100来说,还轻上0.14千克;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东芝的瘦身术。笔者这次试用的是型号为PP160Q-012PP的东芝Portégé R150,它的重量为1.1千克,这对于12寸屏幕的笔记本来说也相当的不简单了。

    在外观设计方面,PR150采用了常见的银色基调,外壳材质为镁铝合金;顶盖采用了独特的弧形设计,大家从图3中明显可以看出,液晶屏上盖前后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后半部分凸起,前后部分通过一个曲面过渡,它可以有效分散压力,这样的设计比单纯一个平面抗挤压能力强很多。PR150在不增强外壳厚度的情况下增强了外壳的抗压能力,保证了轻盈的身形。打开屏盖,PR150内部呈现出黑色的托腕和键盘和液晶屏与银白的外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外观的精致和完美使PR150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时尚和艺术的气息:极具尊贵的铝美合金外壳,线条简洁流畅,而边角和扣合处更是透露出国际大厂的制造风范,使得PR150小巧中透出刚毅,体现了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


    在配置方面,PR150采用了英特尔迅驰超低电压(ULV)版的Pentium M 1GHz处理器;配合i855GM芯片组的主机板,整合显卡(32MB动态显存),256MB的内存和40GB的硬盘。另外,PR150还内置Intel PRO/Wireless 2100 Network无线网络模块;东芝PR150为了保持身材舍弃了内置光驱,不过,随机赠送有一款COMBO 。值得一提的是PR150的电池部分,采用10.8V低电压的6芯电池容量虽然仅为3160mAh,但足以支持笔记本电脑运行长达3个半小时。

    在小宽屏笔记本被抄得沸沸扬扬之际,夏新推出了一款10.6英寸超薄超便携的宽屏笔记本——夏新V3。夏新V3从诞生的那天开始起就备受国人的瞩目,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夏新V3是真正的“自主研发”的产品。

    为什么说V3是一款真正的“自主研发”的国产笔记本电脑呢?这主要是因为V3从PCB板布线到原件排组、主动散热设计到降噪系统、内部框架到整体外观全部是由夏新自行研究开发的,而其他“自主研发”的国产笔记本电脑都是在某些单独方面(如外壳)自行设计。第二,V3是国内首款采用全美达(Transmeta)最新发布Efficeon(TM) 8600处理器的笔记本;全美达对于一直关注迷你型本本的朋友来说应该不陌生,它诞生于1995年,并在2000年因发布 Crusoe 而一举成名,为了在英特尔和AMD两大巨头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全美达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架构并主攻低功耗市场。虽然现在采用全美达处理器的笔记本实在是寥寥可数,但全美达Efficeon(TM) 8600处理器的发布让大家看到了一线希望。这款处理器在继承了全美达低功耗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在性能方面做了不小的改进,比过去的Crusoe处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

    V3是一款10.6英寸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主要目标用户是那些对便携性和时尚感要求较高的商务人士和年轻白领女性,机身尺寸仅为270mm×183mm×25.5mm,重量1.2千克,不仅小巧,也相当轻盈。V3的外观的设计十分唯美丝毫不逊于日系产品,该机采用铝镁合金外壳,方方正正的边角设计和银白的金属本色别具时尚气质。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决定外观颜色,拥有星银、银黑、云墨、玄黑等不同颜色组合以迎合不同人群,彰显个性。

    作为夏新第一款自主研发制造的笔记本电脑,V3的整体设计和做工也都是很不错的。V3作为一台超便携、超轻薄的小机型,10.6英寸的宽屏幕液晶显示屏和1.2kg的整机重量打造出V3轻盈、简约的气质。V3在接口设计上也颇为简练,PC卡插槽、mini VGA和1394接口位于机身左侧,前置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而最为常用的LAN/Modem接口和2个USB接口被设计在了机身右侧,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夏新V3的具体配置如下:全美达 Efficeon TM8600 (1.0GHz)400MHz前端总线、主板集成256M(无扩展槽)、ATI MOBILITY RADEON 9000(独立32M显存)、10.6" WXGA(1280x768)、 30GB(4200转)硬盘。

    影音效果对比

    东芝笔记本向来十分注重影音娱乐方面的表现;此次PR150采用了12.1寸低温多晶硅液晶屏幕,虽然其定位并非在影音多媒体上,但视觉效果仍然是不错的。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液晶屏幕,低温多晶硅液晶屏幕具有的优势是值得肯定的:在实现轻薄化的基础上,画质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鲜明,并具有更低的反射效果和更高的响应速度。在试用过程中笔者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无论在亮度和对比度,还是在可视角度上PR150都能有不错的表现。良好的显示效果令到轻巧的PR150在具备便捷的移动性的同时实现更宽广适应需求,在工作之余还可享受高质量电影画质。在使用过程中,笔者用《黑客帝国》DVD进行播放,发现其画面色彩艳丽,细节表现细腻。此外,在文本显示方面,PR150显示效果锐利,亮度也比较柔和,即使快速拉动滚动条,画面也没有出现严重的残影现象。

Portege R150的控制平台

    虽然夏新V3的10.6英寸 WXGA(1280x768)液晶显示器不是什么特殊的低温多晶硅液晶屏幕,但在可视角度、响应时间等方面还相当出色;尤其是它的亮度和色彩均匀性,在观看DVD画面时候画质细腻色彩自然。

    音效一向以来都是笔记本电脑的软肋,尤其对超轻薄笔记本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超轻薄笔记本的机身较薄局限了发声单元的大小,这对于超轻薄笔记本来说是无法的回避的难题。当然大家对Portégé PR150和夏新V3就不能抱太大幻想了。Portégé PR150和夏新V3都配备了一个口径很小的单声道扬声器,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发音功能;从音响原理上看,无论利用软件进行了何种音效增强处理,单声道扬声器在音响效果的表现上始终不会有太大改善。因此大家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音质就只能使用外接音箱了。

键盘及触摸板手感对比

    由于机身体积的限制,PR150采用了易操作的新型键盘,虽然没能达到全尺寸键盘的设计,但其键帽的键距也较为合理,没有大多数轻薄型笔记本电脑键盘中的那种紧凑、局促感。不过,享受惯了IBM ThinkPad键盘手感的人恐怕会PR150的键盘手感嗤之以鼻,因为其键盘的弹力比较软,键程也比较短,敲起来有些生硬;不过,PR150的键盘底座十分稳固,没有明显的塌陷情况出现。在快捷键方面,PR150没有设置目前主流笔记本电脑中独立的功能快捷键,取而代之的是与IBM ThinkPad类似的Fn功能热键+其他键的组合设计。从实用的角度上看,这种组合键设计能有效简化机身的整体格局。Portégé PR150由于机身表面的位置有限,Portégé PR150的六盏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源开关一起也只能被安排了到机身的左前端,可以让用户随时了解机器当前的工作状态。

东芝PR150的键盘

    在触摸板方面,PR150银白的触摸感应区域与整个工作面的深黑色形成了强烈反差,给人一种时尚现代的感觉。整个触摸感应区域没有随着机体的缩小而压缩面积,因此定位方面依然比较方便;另外触摸板在定位精度上的表现也非常不错。不过,PR150的触摸板设计也不是完美的,最遗憾的就是缺少了独立的翻页键,在文档网页的阅读上稍显不便。

东芝PR150的触摸板

    夏新V3作为一款10.6寸大小的超轻薄型本本,在键盘的布局上就更紧凑,键盘的按键比较小,键帽刚好能够符合笔者手指尖的面积,2mm按键行程在手感上能够控制得相当不错。另外,按键键面呈凹弧形,有助于增强手感,按键力度适中,回弹韧性良好。不过由于机身尺寸限制,V3键盘上的回车键以及键盘右侧的Alt键、Ctrl键和方向键相对来说都比较小,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在快捷键方面,夏新V3机身键盘左侧有三个按钮,分别为:电源开关、互联网快键、电子邮件快键。这些快捷键尺寸非常“迷你”,直径约5mm左右,银色按键同触摸板的亮银色边框倒也做到了交相辉映,可见夏新在这款笔记本的外形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夏新V3键盘

夏新V3快捷键

    在触摸板方面,虽然V3机身小巧,但它没有忽视鼠标滚动键,而是采用四键触摸板设计;其左右鼠标按键呈月牙形分布在滚屏按键两侧,按键之间的屏幕滚动键也同左右按键的设计做到了协调统一,并且周围还镶嵌了一圈亮银色边框,时尚感十足。这种视觉上的新奇让人眼前一亮,这也说明夏新在产品的外观工业设计上的确是花费了一番心思。不过在试用过程中笔者发现V3的触摸板面积有些狭小,而屏幕又是16:10的宽屏,因此定位相对来说有些困难。笔者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准备好外接鼠标吧!

夏新V3触摸板

    大家可能都知道超轻薄笔记本在键盘手感和接口扩展性上都存在遗憾。不过,东芝PR150的接口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PR150机身后方为电池模块,因此端口基本上都分布在左右两侧。在机身右侧是PC卡接口、2个USB2.0以及MODEM口,中间还有一个无线网卡开关。在PR150的左侧有电源接口,视频输出接口,网卡接口和一个USB2.0,另外还有CF读卡器和一个SD读卡器。而在机身前部除了一排指示灯外,还有麦克风输入和耳机输出端口,无线网卡开关,电源开关,电源锁,音量调节旋钮。其中,电源开关的旁边的电源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显然是PR150特有的一种装置。为了防止携带过程中误触开关,只要将其拨至锁定状态,电源按钮即告失效。

    从整体来看PR150端口的布局还是十分合理的,USB端口左右都有布局,比较常用的电源接口和网络端口都布局在左侧,VGA输出也布局在左侧,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正常情况下简化了右侧的线路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鼠标操作的影响。CF、SD和PCMCIA插槽的设计也能方便用户对设备的更换。不过最值得称道的还在于把麦克风输入和耳机输出端口设计在前端,方便拔插,也大大简化了走线位置,避免线路妨碍手臂。指示灯的布局在实用性方面似乎相对较低,因为在键盘输入时左臂往往会挡住指示灯,稍显不便。不过,PR150最大的遗憾是不具备IEE1394,这对拥有DV的用户有点残酷。

Portege R150左侧

Portege R150右侧

     在扩展性方面,夏新V3同很多小尺寸笔记本一样,都采用了后置电池设计,所有的外设接口主要布置在机器的左右两侧;不过,由于受限于娇小的身材,V3在接口的种类和数量上自然无法与主流产品相比,仅提供了以太网络接口、调制解调器接口、PC卡插槽、四针Mini型IEEE1394接口、MiniVGA输出接口以及2个USB2.0等常规接口,而摒弃了并口、串口、红外接口以及读卡插槽。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下V3扩展端口情况:最近一段时期出品的笔记本电脑基本都采用前置麦克风输入端口和耳机输出端口,夏新V3也不例外。

夏新V3左侧

夏新V3前部

    另外,在前部上边缘分布着一串的状态显示LED,在不开盖情况下也能知道机器所处状态。在V3机身右侧依次分布着PC卡插槽、IEEE1394接口、出风口以及MiniVGA接口。其中MiniVGA接口需要通过一个转接头来连接外接显示器。在V3机身左侧接口相对较多,电源插孔、RJ45/RJ11端口、两个USB接口以及防盗锁孔一字排开。虽然V3的接口的数量相对PR150比较少,但接口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即使所有接口都插满设备,也不会显得拥挤。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夏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个性化的设计对比

    说起东芝PR150的人性化设计,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镁铝合金顶盖上凸起的设计以及屏幕开合铰链部分的L型造型。不过,笔者认为PR150底部的圆顶设计更能体现东芝的人性化;这种全新的设计可以有效吸收及分散冲击的应力,减低外力撞击或掉落造成硬盘损坏的概率。有人说顶壳上凸起的设计增加了抗压性,让屏幕更加安全;不过,笔者认为东芝可能是考虑到LCD灯管散热的问题才设计成这个样子的。至于L型造型,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流行,夏新V3不是也采用了这种结构了吗?

     至于夏新V3的人性化设计,最显著的就是中文BIOS程序。BIOS设置在PC的使用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最基础的输入输出系统,它的设定直接关系着电脑功能性能的改编。而传统的英文BIOS经常会把电脑初学者和英文水平不高的人搞的焦头烂额,而夏新V3的中文BIOS则可以让大家很轻松的使用BIOS,即使遇到了问题也可以通过说明书及电话技术支持得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另外,夏新采用独立的Mobility RADEON 9000图形显示卡也体现了夏新人性化设计的思路;大家可能都知道这在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当中十分罕见,尤其是在10.6英寸的超小机种上。不过由于V3主板只支持AGP 2X,因此Mobility RADEON 9000强大的显示性能无法尽情发挥。一些朋友查看“我的电脑”“属性”的时候也许会发现,内存显示并不是256M而是224,刚好相差32M,这可能让大家想到传统的集成显卡划分内存作为显存的技术,而且夏新V3显卡显存也刚好标称32M,很容易让人想当然认为显存是共享内存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V3采用的Transmeta(全美达)CPU应用的是一种软件+硬件技术的方式,CPU要通过一个名为CMS(Code Morphing System代码变换系统)的软件层来将把X86指令转为VLIW指令,而CMS会占用系统的32M内存,于是系统现实的内存便成了256-32=224M,而并非显卡共享造成。

散热、噪音及电池对比

    众所周知,散热问题是笔记本电脑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厂家在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中采用的都是通过导热管将热量排到外面;而东芝PR150则采用了风扇冷却系统,这样就保证了CPU能够在高速下长时间稳定运行。这在12″超轻便笔记本电脑里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在试用过程中,笔者发现Protégé PR150在热量方面的表现并不完美,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东芝PR150的键盘左侧部位温度相对较高,使得键盘左侧右侧温度分布不平均;根据笔者经验,一般情况下,对于轻薄机型来说,尽管上面板的温度控制得非常好,但底座的热度却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通常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灼热感,在笔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PR150的情况也没有例外。不过一般工作过程放在腿上还是可以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不适。总的来说,PR150在散热方面的表现尚佳,

    Protégé PR150没有采用超轻薄笔记本中传统的自然散热方式,而是加入了散热效果更佳的直接风冷系统,从而保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非常好的的性能而有不会太热。说到散热,笔者又想起PR150底座的硬盘位置采用了突出的圆顶设计,在硬盘受到震动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能有效保护硬盘,最大限度地避免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硬盘散热的面积。

    在噪音控制方面,PR150的表现也比较出色。硬盘在工作过程也不会有明显的噪音,散热风扇在运作过程中也相对比较安静;只是外置的光驱在读盘启动过程产生的噪音稍大,转速稳定后开始相对安静,不过用手摸上去会感觉到轻微的震动。

    在散热方面,虽然全美达处理器以低功耗而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发热。另外,夏新V3采用了ATI 9000显示芯片,因此,笔者从试用开始就很关心V3的表现。在试用过程中笔者发现,V3的散热控制还算不错,机身整体热量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哪个部分过热的现象。就散热方式来说,夏新V3采用风扇主动散热与散热片被动散热两者相结合的散热方式,并且利用合金金属机壳进行辅助散热。不过,笔者发现散热风扇工作的时间很短,只有CPU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它才会工作一会。因此,机体大部分热能是通过金属机壳得到散发,从而导致机壳表面一直是温温的。

    在噪音控制方面,夏新把内置的小功率风扇的噪音控制得非常好,如果不是用耳朵贴近机器,几乎感觉不到噪音的存在。另外,V3的采用FUJITSU 2.5寸硬盘,读取写入数据时,硬盘的噪音也很小。
在电池方面,Portégé PR150采用的高性能6芯长效锂电池组重量还不到250克。虽然在3160mAh的容量在数值上并不大,但却十分耐用,可以为Portégé PR150带来长达3个小时续航时间,这当然也得益了内部组件的低耗能特性了。同时该电池的充电速度也相当快,在系统关闭情况下,只需要约2.5小时即可将电池充满。而夏新为V3标配的电池是容量为1800mAh的3芯锂电池,尽管Efficeon处理器以低功耗著称,但是如此小容量的电池也无法应付长时间的运行,好在夏新另外还有大容量的厚电提供选择,为需要长时间使用电池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从配置看,PR150和V3的不分高下;下面还是看看我们测试的结果吧!!

    我们今天首先用Sisoft Sandra 2004来分别测试PR150和V3,它的测试结果非常直观,它可以将近似类别的产品,同时用柱状图表现出来,使用户可以纵向比较产品的优劣。我们主要选取Sisoft Sandra 2004中的四项,CPU Benchmark是测试CPU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CPU Multi-Media是着重测试CPU的多媒体性能,Memory Bandwidth Benchmark则是测试内存带宽的性能,File System是测试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我们下面的截图就可以让大家对这款产品的各个性能有很直观的印象,而不是枯燥的数字。

PR150 性能测试1

PR150 性能测试2

PR150 性能测试3

PR150 性能测试4

夏新V3 性能测试1

夏新V3 性能测试2

夏新V3 性能测试3

夏新V3 性能测试

    笔者为PR150和V3安排了显卡性能测试。在显卡性能测试中我采用了著名的3Dmark2001SE进行测试。下面是它们在1024*768分辨率下32bit的测试成绩截图。

Portege R150 3D测试

夏新V3 3D测试

    最后我们用MobileMark2002测试用电池驱动时电池驱动时间;在测试MobileMark2002时我们关闭了省电模式,使机器全速运行。下面是它们的测试数据。


    总评:从上面的测试成绩,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全美达处理器在CPU及硬盘等方面的成绩要比东芝PR150略低了一筹;不过考虑到全美达Efficeon TM8600在功耗方面确实要远远低于英特尔超低电压版的CPU;因此笔者还不能马上说孰高孰低。

    夏新V3作为国内第一台采用全美达全新处理器Efficeon的笔记本电脑,使用全美达Efficeon处理器就意味着这台机器已经不再倾向于走高性能这条无底洞般的路途而是专注于机器的低功耗、便携性等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从这次整个试用过程来看,V3的整体感觉的确不错,但在性能方面还是没能扭转大家对全美达的一贯印象,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平平,与目前主流配置机型差距较大。不过考虑到其价格低、处理器低功耗以及发热量控制比较出色等优点,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想要一台轻灵小巧的笔记本,又愿意把银子来支持国货的时尚女性来说,V3是个不错的选择。而PR150作为全球最轻的12寸笔记本,突破性地将12寸的笔记本的重量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使笔记本的便携性能得到质的提升。尽管PR150采用了低电压版处理器,相比于目前主流迅驰机型实在是相形见绌,但在同类机型中,在性能上也表现出其应有的成绩,仍然可以满足于日常办公、娱乐。这对于追求超高便携和性能统一的朋友来说PR150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打开APP阅读全文

轻薄典范 东芝PR150对决夏新V3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