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UO—14 卫星通讯试验
作者 BD9BN 张西建 2004年12月09日 00:00

    【IT168 无线电频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通讯技术为广大HAM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领域。现就本人用UO—14卫星进行通联试验谈一些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国内HAM上星通联。

    通常,我们一提起卫星通讯,首先考虑的是一些基本技术参数,如卫星的上下行频率、极化方式、轨道高度及运行轨迹和其与地球的相对速度等,由此联想一些资料上介绍的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更使人望而生畏的是:专用软件、电脑监测、自动跟踪等,使很多没有此条件的HAM很难“涉星”。当然,具备良好的设备和相关系统无疑会有助于取得良好的通联效果和增加通联成功的系数。但对于大多数囊中羞涩的HAM来讲,真是“难于上青天”。

现就本人的实践过程介绍如下:

    一、设备及天线,我使用的两米设备是TM_241车载台,天线为自制“J”型天线,距地面高度为6米,对方给予57~59的信号报告,收讯机为TH-F28手机,自制“杜谱勒”天线,天线高度距离地3米左右且四周均有高大建筑物,收讯效果为可辩至55。

    二、了解卫星覆盖范围,也就是说通联双方都能“看”得到卫星才行,我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通联范围是亚洲和欧洲(俄罗斯)。即香港、日本、俄罗斯电台居多,国内有少数电台曾出现过几天,现已很少见到,非常遗憾,也许是条件受限所至。

    三、掌握卫星经过的时间是保证通联成功的重要参数之一。当然,如能上网监测其运行轨迹,可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没有条件的HAM也不必仰天长汉,我采用的方法是“守株待兔”法,即将“杜普勒”天线仰面朝天就行。然后打开收讯机将静噪开关打在临界点静候佳音。

    UO-14每晚通过我国上空有三次,第一次在我国的东北部;第二次为中部偏西;第三次在西北部通过,每天的经度略有差别,间隔时间约100分钟左右,在西安地区利用第二次通过的时间通联效果非常好的,时间最21.30分至22.30分左右。

    四、工作方式及技巧:

    1、UO-14下行频率为435.070MHz;上行频率为145.975MHz;工作方式为FM话。
    2、因卫星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变化较快(卫星的运行速度视其转产高度不同,其相对速度为3KM/S-9KM/S不等),所以需要对其下行频率进行“杜普勒”效应修正。其修正量为±10KH左右,可根据接收效果进行不同步进量的修正。最好1KH一个步进(大多两主设备最小步进为5KH,也能基本满足要求)效果会更好一些。

    3、根据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UO-14的可通联时间为3-5分钟,在该时间段内尽可能的和多个对象通联是卫星通联的乐趣所在,此次不同于其他方式的通联,在通联过程中不可能重复多次互报呼号和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辨别对方呼号。机会稍纵即逝,故快速确认对方呼号往往成为确认整个通联的一大障碍,我采取的方法是用一台录音机将整个通联过程录制下来,在通联的过程中只要对方已确认你的呼号及给你信号报告,你即可回答对方。确认双方通联,将通联完毕后再从录音机上仔细辨认对方呼号而已。

    4、说明一点,卫星通联的效果每天不一,这与卫星的姿态和环境条件变化有关,但只要坚持守候,总会有很多“兔子”撞到你的树上,相信你也能体会到那份“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后话:我的简易之法是否可行及看法是否正确。需广大HAM验证和前辈们的指正,希望国内的HAM利用手头的设备,用更简易可行的方法,取得更多的佳绩,好了,卫星见!

转载自协会会刊 2001-4

打开APP阅读全文

UO—14 卫星通讯试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