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工
1994年,明基开始涉足手机行业,采取代工与自有品牌相结合的方式,用了十数年的时间来悉心培养手机事业。由于具有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以及较强的研发实力,明基曾是包括西门子以及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大厂的主要代工厂商。到2004年,明基手机全球的产量已达1500万台,并拿到了100多项技术专利,成为全球第五大,以及中国台湾最大的手机制造商。
![]() |
明基曾代工摩托手机 |
而七喜也曾经在2005年给南方高科、国外手机品牌代工,手机年产量只有20万部。比起明基代工历史和产量都小得多,而从代工手机获得的利润肯定是微薄的。
获 牌
自2002年明基推出自有品牌手机之后,在高端商务手机、低端手机、拍照手机、音乐手机等方面都有涉及,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如S700C、P30、M350,其中M580还因其“贴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4∶2∶1的黄金比例”的外形设计获得了。
![]() |
获日本G-mark世界优异工业设计大奖的M580 |
明基在与西门子合并之前,获得了良好的业绩,这也得益于2002年正值全球和中国手机市场爆发期,大部分的国产手机品牌也都在2003年获利颇丰,而七喜却没有赶上明基那么好的“天时”。
并购至今
2005年6月,明基宣布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引起业界震惊。如今一年过去,收购已经完成,而这一并购却给整个明基带来了25.1亿新台币的亏损。明基宣布对手机部门“动刀”,要将手机业务分割出去。
从明基代工,再到获得牌照以及收购西门子手机并巨亏的全过程,我们看出事实上,明基的资本和在手机上的经验远远大于七喜,而最后却招致亏损,虽然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讲明基的优势大于七喜。明基落得此下场,那么七喜呢?我们不得不为其前景担忧。
七喜之忧也是中国二三线手机企业之忧
经历了2002、2003年的过山车和2004、2005年的大滑坡的国产手机阵营,一直处在阴霾之中。2006年第二季度,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下滑至29.4%,而外资品牌升至70%。近日,联想、夏新、波导等一线国产手机企业纷纷公布第二季度盈利财报,而二、三线的手机企业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
夏新借智帅重塑A8辉煌 |
七喜进入手机行业也就成了三线手机企业的一员,七喜的处境和命运与其他三线手机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到底中国的二、三线手机企业该怎么办呢?
下面,我们援引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对目前市场上拥有牌照的企业的分类来谈一下:一是在获牌之前便开始销售手机,有一定代工经历的企业;二是原本拥有GSM牌照,继而又获批CDMA生产销售牌照的企业;三是类似华为、金鹏这类拥有系统设备商和海外资源的厂商,获牌后仍然以海外市场作为演练中心;四是以家电背景为代表的企业。
这四类企业中,华为这类企业最有发展潜力,在3G时代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而第一类企业和第四类企业中,有很多企业处于中国手机的三线,市场份额低于2%,没有达到生死线的要求。这些企业是最有危险的,而七喜正属于这类企业,那么这类企业到底有哪些“活法”呢?
三线手机企业的“活法”
低调生存型
像宇阳、屹东、华禹、振华、达业、奥克斯、德塞、万利达等手机企业获得牌照后,并不声张,采取低调生存的态度。这些企业多居于深圳,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市场环境,进行低调生产和销售,并不进行品牌形象和渠道等方面的建设。
![]() |
奥克斯在手机行业相比家电业动作小多了 |
笔者估计,这部分企业很可能是通过出租牌照或帮一些不具备合法生产手续的企业进行生产,在具有“黑手机之都”之称的深圳做着某些买卖,这是这部分企业的“活法”。
抱团或者逃跑
而飞利浦、NEC、泛泰等外资手机品牌,也处于三线手机企业之列。这些手机企业可能会采取抱团、逃跑等策略。比如,日系手机企业,三菱、松下等已经于2006年2月败走中国市场;而韩国手机企业唯开也在前些日子倒下。
笔者估计,飞利浦、NEC、泛泰等手机企业将有可能走“整合”之路,对像可能是某个国产手机企业,从而完善其渠道网络,走技术和渠道结合的道路;也可能如同日系手机一样,退出中国市场。到底哪家企业会被他们整合去呢?我们拭目以待。到底谁将是下一个“唯开”,我们也在等待。
直接卖标
而有几个家电系统的国产品牌,从目前生产状况看已经无力回天了,他们将会怎样呢?被外资品牌整合是一个普遍做法。比如,摩托罗拉就借用TCL的渠道和直销人员销售手机。或者可能采取极端的措施,走破产之路,学南方高科一样把商标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