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波导全面亏损
![]() |
夏新手机 |
除了波导、夏新外,TCL半年仅盈利306万元,这对于一家大型手机企业来说,区区306万的利润听起来让人可笑;联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的老大,上半年手机营收1.13亿美元,小于夏新的9.1亿元和波导的19.9亿,而且联想手机营业额连年下降,盈利状况不理想。而创维手机最近也爆出陷入困境,利润比平板电视还低。
![]() |
波导手机 |
由此看来,几乎所有的老牌国产手机都陷入了利润不佳的困境,但是我们看到金立、天宇、长虹等二线品牌却并没有出现亏损的迹象。同样是国产手机,同样存在“黑手机”和外资品牌的双重压力,为何有不同的境遇呢?笔者认为,如果说黑手机让一线国产手机亏损,那么二线以下国产品牌比黑手机更可怕!
国产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的区别
波导、夏新、联想、TCL、海尔等手机企业都是第一批进入手机行业的企业,他们曾经在2004年之前有过辉煌,曾经一举占据中国手机市场60%的份额。我们不妨称他们为“一线国产手机”,而金立、天宇等等国产手机企业可以称之为“二线国产手机”。那么,一线国产手机和二线国产手机的区别在哪里呢?
![]() |
夏新电子厂区 |
首先,企业组织结构。一线国产手机们,他们前身大部分都是家电企业,有着庞大的企业组织结构,各个部门完善,人员众多。从手机企业老总,到副总,到部门经理,管理层人员不下于几百人,甚至更多。管理机构庞大,导致企业反馈机制不健全。比如,一款手机型号的选取到开模,从上到下要经历半个月的时间;一份计划书从下到上,要一周的时间。如此低的效率,对于手机这特别需要速度的行业来说是不合适的。
相反,二线国产手机,一般都是风险投资商组织一些从国产手机一线中撤出来的领导,然后几十人的管理团队,轻装上阵,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手机新品的开发。比如,万明坚从TCL出来,就被长虹挖去,全全负责国虹手机的运营,长虹不插手任何事务。
![]() |
万明坚领导的国虹通讯依然吸引人们的眼球 |
其次,成本控制。一线国产手机和二线更大的差别在于成本控制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由于一线国产手机机构庞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主义作风(这是大企业的通病),管理人员较多,增加了人力成本开支。而二线国产手机,管理人员较少,机构简明,因此费用也比较透明,成本控制有效。
![]() |
MTK芯片成本很低 |
采取正规的套路出牌,营销成本居高。靠广告树立品牌、靠常规渠道卖货,这也是成本无法和手机二线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就拿一家国产手机一线品牌来说,从上到下有多不少于20个部门,此外还有外围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人员的开支不说,就拿广告公司为例,他们一个月的出货量仅有3-5万台(内部数据,这是最好的时候),可是广告公司的收费是20万人民币,再加上几百万的广告费用,根本就不赚钱。渠道铺货成本,包括营销人员工资、卖场赞助费等等,这些也是很大一块开支。
可是二线国产手机却没有这些成本。他们几乎不进入国美、苏宁、五星等大卖场,不设柜台,靠小专营店和电视直销来卖手机,这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
此外,还有研发成本、原材料成本、售后服务等等。二线国产手机没有任何研发费用,而且原材料的选择也是完全为了满足利润最大化需要。而一线国产手机们总是想搞品牌,想搞研发,这无疑增加了成本,而且有大量的用户,售后服务遍布全国,这也极大的增加了成本。可是二线国产手机们,既没有研发成本,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也少的多。
一线国产品牌的出路
上面我们分析了,二线国产手机相比一线的成本优势,但是并不是提倡一线国产手机走二线国产手机节省成本的路子。毕竟手机二线国产手机是风险投资商投资的项目,目的仅仅为了赚钱,或者说为了赚钱可以不要品牌,不要信誉,赚不到钱可以马上停止投资。深爱手机就是个例子,盈利不佳,投资方美洲投资银行已退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将接手。
![]() |
一味模仿的一锤子买卖并不可取 |
而一线国产手机们却不可能说退就退,因此需要做品牌,做信誉,需要有长远性的考虑。二线国产手机的一些做法,笔者不提倡一线们学习,因为那是“一锤子”买卖,不能长久。
一线国产手机们应该怎么做呢?大部分人都说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水平,笔者认为这都是空话,当前的形式和历史因素决定了,搞技术已经来不及了。
首先,精兵简政。笔者目睹了一线国产手机们庞大的组织结构和极低的效率。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讲:管理者的工作要卓有成效!庞大的机构不利于手机企业的快速反应,这个年代手机已经成了快速消费品,所以需要因此重新设计企业组织结构,降低人力成本。
其次,满足用户需求创新。我们一线国产手机是要做品牌,可是并不是模仿外资企业来做产品。要找准自己的用户群,要针对他们进行产品的设计。诺基亚可以推出500元以内的黑白屏手机,而且销量很好,那么一线国产手机就推出没有拍照和摄像,分辨率很低500元的彩屏手机,这是错误的。
国产手机的用户群是农村消费者,是那些对品牌意识不强的人,他们看重的是时尚的功能和超低的价格。这点二线国产手机把握的很好,可是一线国产手机似乎没有很好的做到。笔者考虑是不仅仅是因为没看到这个需求,而是无法降低成本。
再次,降低渠道成本。一线国产手机们似乎也在模仿二线进行电视直销,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夏新、海尔等都在做,可是电视直销的环境已经被手机二线们搅乱了,他们混淆试听,夸大宣传,提高价格,售后服务不健全,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清他们的真面目。
![]() |
电视直销中的广告语 |
电视直销手机已经不是树立品牌,而是在毁坏品牌,卖的越多,品牌损害越严重。金立是电视直销做的最多的二线国产手机之一,有很多网友认为:“橡果国际的金立语音待机王啊,那才叫恶心。”个人认为电视直销手机,会带来眼前的盈利,可是长期下去,毁掉的是品牌,是信誉。
最后,要做的是再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国产手机整体质量水平较外资还是有差距,特别是二线国产手机的质量更差,笔者分析了,他们做手机完全是为了盈利,是风投机构投资,没有任何的积累和沉淀,更加没有责任和长远打算。
结论
2007年5月的一份抽查显示,国产手机质量问题严重,50%不达标。其中,二三线品牌居多。一线国产手机要实现超越,必须严把质量关,不能与部分手机二线同流合污!
一线国产手机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黑手机和外资品牌,还有那些从黑手机转正的二三线品牌,他们不按照规则的“出牌”,走黑手机的路线,是国产手机一线品牌盈利不佳甚至亏损的原因,他们比黑手机更可怕。因此,国产手机一线品牌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超越二三线品牌,这样自然就获得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