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

比特率和文件大小
作者 很牛的蜗牛 2007年08月09日 00:00

比特率和文件大小

  通过前面内容的介绍,我们知道影响视频转换后文件大小的因素包括分辨率和比特率两个,那么对于我们实际转换视频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如何在保证视频压缩品质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节省磁盘空间。于是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究竟哪个参数对于压缩后的视频占用的空间大小作为更为直接呢?答案是比特率。

  尽管H.264和MPEG-4编码对于高分辨率视频在低比特率时仍保持很高的视频质量方面表现不俗,但如果转换视频时必须要考虑到转换完成后文件大小的话,那么就需要在比特率上做文章了,因为虽然高分辨率也会影响到文件的大小(这时比特率也会相应增加),但和比特率比较起来的话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

  如果你擅长数据计算的话,那么计算相应数值的比特率转换一定长度的视频后,转换完成的文件占用空间大小就非常容易了,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文件大小=(比特率/8)*(分钟计算的视频时长/60)

  其中文件大小的单位区域与比特率的单位,如果所用的比特率为kbps的话,那么转换完成后文件的大小就是以k为单位的,而如果是Mbps的话,那么转换完成的视频文件大小单位就是M。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如果要转换一个长度为90分钟的视频文件,编码的比特率选用的为1500kbps的话,那么把以上数值代入到上面的公式后就可以得到文件大小了。

结果为1500 / 8 * 90 * 60
187.5 * 5400
= 1,012,500 (KB)
也就是近似等于1 GB.

  下面在提供一个标准的iPod适用视频,也就是1.5mbps比特率的视频。长度为1小时的这样的视频所占用的空间近似为500MB,而对于Apple TV适用的视频,也就是比特率为3mbps的视频,如果转换1小时的视频所占用的空间将近似为1GB。

  当然如果把存储空间作为视频转换压缩的首要考虑项的话,那么降低视频转换时的比特率将会很明显地减小视频文件转换后的大小,但代价是牺牲了视频的质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任何小于1mbps的分辨率为 640x480 的视频内容,如果用于电视视频输出的话,其效果将会另人非常失望。

  另外如果在视频转换的时候比特率也应该考虑到视频源,也就是说对于静态内容较多的视频,转换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比特率,而对于动作场景较多且画面变化明显的视频,则高比特率就成为转换必须的,否则转换后的视频可能出现大量马赛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比特率和文件大小

随身听时代让我们得以将美妙的音乐随身携带,而随后的MP3时代除了身材更加小巧外,也实现了视频播放功能,从此随身听变身成随身视。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