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

SONY主流MD随身听行家综合选购评点
作者 作者:某某人 2004年01月13日 00:00

  【IT168专稿】技术上的垄断使得SONY在MD业一直是扮演着独树一帜的角色,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从而使得音质纯净是其显著特色,无论是普通录放MD还是NET MD,SONY都把较新,较尖端的技术投入到产品当中.现在大多人的MD产品首选会是带有录放功能,所以就由笔者来评评一些主流的录放SONY MD机!

#$[*115843.jpg*#a*#0*#0*#center*]$#
G系列录放机代表G755(点击图片放大)

 

G系列录放机代表G755

其主要参数为:

声音压缩方式: ATRAC、ATRAC3
频响范围: 20~20KHz(±3 dB)
输出端子: 耳机(立体声迷你接口)×1
最大输出功率: 5mW + 5mW(32Ω)
电源: 5号(AA)镍镉充电电池
电池使用时间:播放MD碟片 36小时(SP) 42小时(LP2) 58小时(LP4)
收听广播 28.5小时
其主要特点是:
•AVSL听力保护机能
•TYPE-R音质改善芯片搭载
•One Touch Eject退碟装置
•两段MEGA BASS重低音


  对于这款机子:给我的感觉第一印象就是声音低频表现非常强劲,中音和高音的表现一般般,如果是追求轻音乐和人声表现的用户还是考虑别的机形,G列一直走的就是低频强劲的路线,而且收音功能可是满足了部分用启的需求,然而其缺点还是没有使用口香糖电池,依然使用5号(AA)镍镉电池意味着G755的背后那个突起并没有消失。这一定让追求体积和外观表的用户失望,而且相对而言,其收音功能的耗电量并没有改进。

  作为G750的改进版,增加了G-PROTECTION防震和TYPE-R,个人认为电池这部分的缺陷唯有用高容量的充电电池或是高电量的品牌电池来改进了,再者机身的外观是个头痛的问题,不过如果你是追求实用和低频表现追求者来说,这点也就不是选机的考虑因素了!最后提醒想玩这部机的用户,推荐购机时给她配上耳机,毕竟低频太强如果用耳塞听会引起听力的衰退。

 

#$[*115846.jpg*#a*#0*#0*#center*]$#
R系列录放机代表R909

 

R系列录放机代表R909

其主要参数为:
声音压缩方式: ATRAC、ATRAC3
频响范围: 20~20KHz(±3 dB)
输出端子: 耳机(立体声迷你接口)×1
最大输出功率: 5mW + 5mW(16Ω)
电源:镍氢充电电池(NH-14WM(A))
电池使用时间(只用镍氢充电电池):播放MD碟片 24小时(SP) 27小时(LP2) 31小时(LP4)
其主要特点是:
•TYPE-R芯片搭载
•One Touch Eject换碟机能
•GROUP分组机能搭载


  对于这款机子,个人认为是近年来SONY在音质还原上做得最成功的机子,低频、中音、高音综合起来表现的很好,不愧为一代MD机王,是同类机中的经典,用来配SONY的E888SP耳塞表现能力很强,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用R909配上E888SP是一种较合适的组合。不过此款机相于对于其它系列的机子来说,都有着R系列的通病,排线问题,笔者当年也对此机爱不惜手,可惜也难逃排线问题,修了好几回!最终放在家中好好的安置着!

  购买些款机子的用户一定注意用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排线问题的出现,常用的方法是:一是尽量不要用随机顺序播放模式,这样会使光头经常做快速拉伸动作,而造成排线折断的机会大大增加;二是尽量不要选用80分钟的MD碟和在录歌和音乐是尽量不要把碟子的容量用尽,一般是74分钟的碟片用到6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这样会有效的减少光头移动时排线拉伸的幅度。

  下一页:N系列代表,N910 、N10

  N系列代表,N910 、N10

  N系列就是指NET MD了,由于现在网上对N910和N10的讨论非常激烈,故这次把这款一起来谈谈!

#$[*115855.jpg*#a*#0*#0*#center*]$#
N910(点击放大)

 

N910的参数为:

输出/入端子: 线控/耳机接口×1、MIC×1、Line/Optical in×1
电源: 镍氢充电电池NH-14WM(A)
充电时间: 3.5小时
抗震时间: G-PROTECTION
最大外形尺寸 : 78.9×72.2×15.9(毫米) 80.6×74.2×20.3(毫米)
重量: 93克(本体),120克(含电池)

 

#$[*115858.jpg*#a*#0*#0*#center*]$#
N10(点击放大)

 

N10的参数为:

声音压缩方式:ATRAC/ATRAC3(MDLP)
频响范围:20Hz~20KHz(±3dB)
输出端子:线控接口×1
最大输出功率:5mW+5mW(16Ω)
电源:内置锂电池
充电时间:3.5小时
抗震时间:G-PROTECTION
外形尺寸:78.5×73.3×13.8(毫米)
重量:84克(含充电电池)


这两款机的主要特征:

•PC-MD高速传输
•主机具备USB接口
•MDLP对应
•TYPE-S机能搭载
•“虚拟耳机技术听觉引擎(Virtual Phones Technology Acoustic Engine)”声场设定
•6段均衡器音效设定
•时间标记机能(AUTO TIME TRACK MARK)
•BookMark Track机能
•G-PROTECTION防震


  从上面的参数不难看出,N910与N10的参数区别在于电池的采用种数和体积外表上!

  N910本身就是N10的简化版本,就其内部电路的设计上,N910采用集成,而N10则采用的是分离元件,稍为懂得些电子方面技术的应该不难知道信电路各元件是会对信号产生干扰的,而N910反道将元件集成,这样一定是比分离元件设计的N10信号的抗干扰性弱些,不过,这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笔者的耳朵而言(会有人马上怀疑我的耳朵,但事实上当你去购机试听时,相信自己的感觉)是分辨不出音质上的差异,毕竟很多人选N10的就是冲着纪念版而来的,相对N10,N910的优势在于播放的时间远长于N10,原因在于N10采用的是锂电,缺点就是容量小,购机后用完原本出厂的一部分电后,等机子没电自动关机时,进行第一次冲电,记得,首次充电至少要充12小时以上,这跟手机的锂电一样,第一次的冲电对锂电来说特别重要,这可是关系到往后用电长短的问题,就笔者认为,N10的最大败笔就是她的锂电设计,不然SONY也不会自己打自己嘴巴,马上推出N910来挽回市场。

  还有就是虽然N10、N910的排线是改进了的,但并不是不存在排线问题,上述R909的防排线问题方法在这里也同样受用,而且就是用Sonicstage录歌时一样要把所有的歌曲属性顺序在PC上调整好,因为每次输出都会写一次TOC,写TOC操作是很伤排线的。

  再就是NET MD的普遍都有低频表现不理想的问题, N910和N10的低频表现明显要弱于G、R系列,如果用户喜欢用N910、N10来听一些摇滚音乐和低频成分的音乐,则可选用SONY的848 、888、EX71和KSC35等耳塞耳机来弥补,这样能尽量增加低频的表现!

  还有就是N10容易造成读写错误,N910、N10尽量还是选用SONY的碟片,这样不会造成不兼容情况,而且要注意进碟仓的除尘,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光头的老化和出现读写错误。

  总结:SONY的各系列录放机都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就正如G系列低音的强劲(追求低频表现的用户),R系列的音质综合的还原(追求音乐完美回放的用户)NET MD快速的录歌(追求时尚潮流,体现新技术的用户),其实用户不必盲目的去追求新产品,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购MD,例如很多人不满意NET MD的低频表现,其实是否有想过G系列的机子,不要以为NET MD配上低音型耳机耳塞就能跟G系列相比,而且在选购机子时一定要亲身试听,要用自己的耳朵去感受音质的好坏,不要跟风去选购一些自己买了会后悔的东西。

打开APP阅读全文

SONY主流MD随身听行家综合选购评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