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

卡片专家!透过系列看品牌之卡西欧篇
作者 速冻土豆 2007年08月22日 00:00

【IT168 技巧】1946年诞生的卡西欧是日本典型的、在战后废墟上成长起来的品牌。以60年代著名儿童漫画《铁臂阿童木》为形象大使的卡西欧电子琴、计算器、电子表等个人消费电子产品随着80年代国门开放步入了我们的生活,在80后一代人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卡西欧公司现已发展到拥有计算器、电子手表、电子乐器、液晶电视、甚至打印机等产品的大型跨国集团,虽然在历史上这家公司与照相器材从未有过交集,但是凭借在电子产品制造上的技术优势,早在1995年卡西欧即推出世界靠前台配备有数字彩色屏幕的数码相机QV-10。到了今天,全球近半数数码相机依然在使用卡西欧制造的液晶屏。

  不过,卡西欧的相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尽管掌握了电路技术和显示技术,但是光学技术匮乏始终没有起色,较薄弱的基础决定它没有支撑庞大产品线、在市场全面开花的技术实力。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洗礼,卡西欧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果断的将有限的技术资源投入到时尚卡片机领域,并最终成功的主导了这个市场的细分,衍生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多门类产品。回顾这个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前人开拓的艰辛,成功的收获和失败的沮丧。

昔日的主打产品!永远的QV系列

  从推出第一款数码相机QV10起,卡西欧就以隐含了“Quick View”寓意的字母“QV”和数字组合作为产品型号。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早期的QV系列产品相当的原始,诞生于1995年度的QV10只有可怜的25万有效像素,但是它同时还有一层非凡的意义,那就是首次将彩色液晶屏幕配置到数码相机身上,1.8英寸的LCD实现了拍照的所见即所得,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照相机使用习惯,拉开了数码时代的大幕。因此,业内也习惯将QV10作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数码相机。

  受到技术的限制,20世纪最后的5年里,卡西欧数码相机发展步伐同样缓慢,不过从产品的进化脉络上看,卡西欧当时的计划还是“高、大、全”,从千禧年开始总爆发,推出涵盖普通家用便携、高端专业摄影、高倍长焦乃至三防工业用途的各类产品。这也是卡西欧数码相机领域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不过很可惜,由于核心技术的欠缺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幻,QV系列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开枝散叶,其中只有体积小巧的几款产品存活到最后,并奠定了卡西欧卡片DC目前的基础。

QV系列专业机代表:QV5700

  历史上卡西欧曾经有过高端专业相机,接触数码相机较晚的人恐怕可能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在2000年底,卡西欧QV3000与佳能G1同步上市,它具有与G1相同的F2.0光圈,硬件指标和技术参数也直接与佳能G1、索尼S75看齐。

  2002年QV5700面世,它采用2002年主流的1/1.8英寸500万像素CCD,丰富的全手动专业功能和3倍变焦镜头也是很有力的卖点,虽然它沿用了之前的造型设计和操作功能,不过直接提供了黑色版本,显得比较专业。而同期的佳能G3只有银色,到G5才推出黑色版本。

  当时可供选择的数码相机种类没有如今丰富,高端市场基本只有佳能G3、索尼S85和卡西欧QV5700,其中以卡西欧4000元的售价相对最为物美价廉。与佳能G系列同等镜头的使用也打消了一部分专业用户对卡西欧光学技术欠缺的质疑。因此这款产品在发烧友和准专业摄影人群体中得到了肯定。不过,镜头并不是决定相机好坏的唯一因素,卡西欧在图像处理上始终难以达到佳能的水准。设计经验的缺乏使得这样一款专业化的产品竟然没有安装闪光灯热靴,这也是被很多用户诟病的问题。在QV5700之后,卡西欧总算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放弃了这片市场,全身心投入到时尚相机市场的开发。

QV系列普及型代表:R61

  卡西欧QV-R系列是作为高端专业机型和极端轻薄卡片机之间的补充出现在市场的,虽然不及卡片机轻薄,但是金属机身和圆润的造型同样可圈可点,这个系列采用了较高端的1/1.8英寸CCD和同期最主流的像素,不过只搭配了卡西欧自制的普通镜头,考虑到对应的消费群体,并没有提供太多专业功能,更像一款高配置的傻瓜相机。

  R61是R系列的最后一款产品,顾名思义采用了600万像素的CCD,整个外型继承了R系列简捷的风格,没有太大变化。它进一步缩短了快门时滞、开机速度和照片回放速度。在R61身上,能实实在在感觉到出色的性价比。非轻薄型的机身可以使用经济性出色的AA镍氢电池,2.0英寸的屏幕也要比当时入门产品普遍的1.5寸、1.8寸大上一些。另外,它还始终保持着市场上大品牌入门相机价格最低的纪录。

QV系列长焦、三防机型:QV2800UX和GV-10

    在世纪之交,QV系列还曾经推出过以QV8000、QV2800UX为代表的长焦机型,以QV2800UX为例,它采用了200万像素的CCD,具备一支8倍变焦镜头。比较有趣的是镜头采用内变焦设计,作为一个独立模块“悬挂”在相机机身一侧,和同期的尼康“摇头机”非常的相似。这个系列的产品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发展下去,时隔6年,新款V7诞生才再度稍微填补了这个品牌在长焦市场的缺失。

    为了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和特殊行业用户的需要,卡西欧还曾推出过G.Bros GV-10、GV-20两款“野战系列数码相机”,在机身外壳上包裹了厚厚的橡胶,密不透风,这也算是最早的三防概念相机之一了。

更轻更薄更时尚!前景广阔的EXILIM家族

  2002年中期,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卡西欧果断的开发了新的EXILIM疾速系列产品线,自此开始了卡西欧EX时代。最初这只是有限的几款卡片式轻薄时尚产品,但是后期随着Exilim Pro专业机、Exilim Hi-Zoom长焦机系列相关产品的陆续出现,EX已经取代了QV,成为卡西欧唯一还在运营的产品线。这个品牌也罕见的将比较单一化的卡片机发展细分成超薄的S系列、功能型的Z系列和特别的V系列等几大类,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亮相最早的EXILIM Card系列

  被卡西欧定义为EXILIM Card系列的产品大都是以“S”命名,2002年4月上市的卡西欧S1/M1是这个系列产品的第一次尝试,大胆的卡片设计彻底颠覆了人们记忆中对相机的印象,它就像是一个厚度1厘米出头的金属卡片机身和固定的定焦镜头简单的叠加。也许连卡西欧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另类的设计会对数码相机行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S1/M1的外形固然惊艳,但是130万像素CCD和定焦镜头的组合在当时已经显得比较落后,因此之后上市的S2/M2将像素提升到了200万的水平,镜头也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中的M2还配备了带液晶屏的线控耳机,充分发掘存储卡和电池的潜力,客串MP3播放器。其实如今三星主打的数码相机多媒体应用,卡西欧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最初S系列由于采用定焦镜头,尽管造型很吸引人,但是非主流的技术参数和实际表现还很难打动苛刻的消费者。因此一段时间后,卡西欧不得不把重点转移到拥有伸缩变焦镜头的Z系列身上。直到采用陶瓷材料镜头的S100出现,S系列才真正赢得了发展的机遇。S100曾经创下全球最薄光学变焦卡片机的世界纪录,16.7mm的机身厚度最大限度接近了S1的水平。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潜望镜镜头卡片机的出现,卡西欧很不幸的失去了全球最薄相机的桂冠。

S系列代表机型:S880

  S880是EXILIM Card系列的最新产品,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它除了像素升级到800万级别以外,还特别强调了短片的拍摄能力,在原有MPEG4模式基础上,升级到了最新的H.264编码格式短片,可以把拍摄的影像短片直接上传到个人网络播客的文件夹当中。和上代产品S770一样,它的定位人群还是时尚青年男女,使用了大长宽比例的2.8寸屏幕。

绝对主力的EXILIM ZOOM系列

  为了弥补S系列性能缺憾,特别是镜头方面的不足,卡西欧与S系列平行发展了Z系列卡片机。首先出现的是Z3和Z4,二者的机身厚度都超过了20mm。大约是对自己的技术缺乏信心,卡西欧再次采取拿来主义,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宾得SMC伸缩式三倍变焦镜头。

  卡西欧对Z系列寄予了厚望,甚至一度停止S系列的研发主攻Z系列,因此这个系列的产品往往能够采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对市场的需求响应也很迅速,比较罕见的在一个产品分枝里发展出四种类型的卡片机。

功能型Z系列代表机型:Z1200SR

  为了迎合一部分用户对相机功能的更高要求,卡西欧在Z750上大胆的加入了手动曝光功能。经历了Z850、Z1000、Z1050之后,终于发展到了今天1200万像素水平的Z1200SR。

  这个分支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采用特定时期最主流的大尺寸CCD,完整的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全手动曝光选项。在Z1200SR上,卡西欧还实现了CCD防抖和面部识别对焦。这个系列产品打破了时尚相机和功能型准专业相机之间的桎梏,引领了时尚相机功能化发展的潮流,比较适合同时注重外表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消费者。

S系列搭档代表机型:Z700

  卡西欧S系列是相当成熟的超薄卡片机,不过由于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恰逢04年开始,数码相机市场掀起了残酷的价格战,为了抢占更多份额,降低成本设计的Z500出现了。之后,卡西欧又陆续发布了Z600和Z700。

  与S系列相比,Z700的厚度要达到20mm以上,其他方面差距倒是不大,采用的电子技术和液晶屏幕规格都是同步的。不过在Z55/Z57之后,卡西欧不再使用宾得SMC镜头,这也是节约成本的一个手段。

  另外有迹象表明,在卡西欧恢复Z55/Z57分支产品研发,陆续推出Z60、Z70等新品后,由于定位冲突,Z系列“三位数”的Z700可能已经不会再有下文了。

廉价机型代表:Z120

  在卡西欧Z系列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两款逆潮流而动的另类产品,这就是Z110和Z120,由于采用廉价的AA电池供电,二者的机身厚度均达到了27mm,比Z1000系列还要厚重,几乎到了卡片机身才的临界值。

  Z120是这个组合中的高端机型,1/1.8英寸700万像素CCD和专业模式转盘的提供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使用AA电池、大尺寸CCD、支持手动操作,算是高端Z750、Z850的一个廉价补充,也有些许QV-R系列的影子。从性价比角度分析,Z120卖点十分突出,不过卡西欧在摄影爱好者群体中的认知程度不高,因此并未达到良好的销量。

低价卡片代表:Z70

  像Z700、Z110这类产品都是昙花一现,卡西欧多年营销积累的经验划分了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产品线布局,目前趋势是只保留S系列、Z系列高低端和新开发的V系列。Z70可说是Z3的直系后代,它的功能和配置中规中矩,机身厚度介于S770和Z1050之间,售价不足2000元,是近期卡片机廉价趋势下的产物。

继承专业的EXILIM PRO系列

  在QV5700之后,卡西欧高端产品就没有了消息,直到P600/P700的出现才消除了人们的疑惑。这是一个立足于高端家庭应用的准专业产品,情况类似于索尼的V1和目前热卖的佳能G7、尼康P5000。

  P600/P700继承了卡西欧专业机的传统,采用一枚佳能制造的含非球面镜4倍变焦镜头,金属机身支持全手动曝光,大约得益于卡片机的灵感,P600/P700属于平板机身的设计,显得比较简约轻薄。然而,这两款相机的售价比较高,恰逢高端消费旗舰相机市场整体萎缩,因此也是草草收场,恐怕没机会看到采用千万像素规格的新品“P1000”了。

  P505也是一款堪称经典的停产机型,机身的设计参考了索尼旗舰L造型的灵感,甚至包括产品编号也有模仿的痕迹,“缩微版F828”是对它比较常见的评价。P505定位比较尴尬,5倍变焦镜头不长不短,小巧的机身和专业化的设计本来比较适合发烧友,无奈价格昂贵,相比几款廉价的二线旗舰毫无优势。唯一比较超前的亮色来自于强大的短片功能,它可以不限时录制VGA分辨率的MPEG格式短片,而且过程中可以光学变焦,整体效能接近入门摄像机。
   
  必须承认,卡西欧为了延续自己在专业机市场的存在作了一定的努力,因此有了P700和P505,不过底子毕竟太薄,消费电子的品牌形象也不利于专业产品的销售。在高端消费相机被廉价单反全面压迫的情况下,相信卡西欧很难以合理的售价延续P系列的存在。

突破创新的EXILIM Hi-Zoom系列

  卡西欧的产品命名划分描述相当的直白,这个系列顾名思义属于长焦产品的范畴,目前还只有V7一款产品。它的出现创下了多项第一,这是全球最薄的7倍变焦数码相机,它首次在卡西欧DC中采用滑盖电源开关设计,同时也是第一款内变焦的卡西欧卡片机。

  现今消费者的眼界越来越高,过去卡片相机单纯依靠精致的造型、超大的屏幕就能换回巨大收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制造商们都在绞尽脑汁的增加功能卖点,当高像素、防抖、面部识别等技术已经普遍应用时,大家的目光又集中在镜头这片尚未开垦的新大陆上。V7就是卡西欧跟风时尚相机功能化潮流的产物,大变焦配合手动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不过这款产品彻底颠覆了原有的产品风格,对卡西欧整个品牌发展前景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打开APP阅读全文

卡片专家!透过系列看品牌之卡西欧篇

1946年诞生的卡西欧是日本典型的、在战后废墟上成长起来的品牌。以60年代著名儿童漫画《铁臂阿童木》为形象大使的卡西欧电子琴、计算器、电子表等个人消费电子产品随着80年代国门开放步入了我们的生活,在80后一代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