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报道】自从SONY发布新款DV(数码摄像机)之后,对于其新款CCD全线缩水的骂声如潮。原因在于SONY一直是稳居龙头老大位置,此次的改变自然让人大跌眼镜。下面是从数码影人论坛中摘出的网友评论,话题请点击:给SONY的DV沷点冷水
首先,网友unkwon发表了以下观点:
如今的家用DV厂商说来说去主要就那么几家,SONY、松下、佳能、JVC、三星等。稳居龙头老大的当然非SONY莫属,但SONY相比其它各家真的就有那么大的优势吗?我看未必。
优势各厂商都有,综合来看中低档SONY的质量和售后并不比佳能、松下、JVC等占优。其优势仅在于宣传攻势猛烈,这也造成了它的价格居高不下。中低档DV中,它的卖点不外是外观漂亮、普遍采用了新鲜的触摸屏、色彩艳丽等。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外型发展,去年流行的19E、33E等与松下的早年外型相似、今年新推出的几款又颇似佳能早年的作品。它的触摸屏看着很新潮,其实有很大问题,经常性的触摸,划坏虽不至于,但划伤、摸脏却屡见不鲜(你不会喜欢在脏兮兮的屏幕上取景吧?经常擦拭对液晶屏可不是好事,那东西娇贵着呢!)。在触摸屏上你如果想调整功能,必须要开液晶屏,一方面这很费电另一方面在明亮的日光下也操作不便。至于说到色彩艳丽、这是厂商的说法,严格说来应该属于色彩还原不准确。也许你会说艳丽一些好看,其实拍摄是最主要的还是色彩的准确,只要素材色彩准确,你喜欢柔和还是锐丽、色调暖还是冷,在后期编辑时都很容易实现。同时,SONY的配件也是最贵的,像它的记忆棒只有独家专用,价格居高不下。
家用的DV,室内拍摄的机会非常多,我们又不可能布置专业的灯光,这就要求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DV机能有良好的表现。目前看来,解决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只能是加大CCD和镜头口径的尺寸、增加光圈。但令人遗憾的是,刚刚推出的SONY新产品在CCD尺寸上全部大幅缩水,很难期望它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有好的表现。表面看起来新品的价格比去年同期的价格有所降低,但这种降低是以牺牲画质为前提,殊不足取。
其实,松下的机器我很喜欢,但前段的百页窗事件弄得沸沸扬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吧。 除此之外,松下机器现在正走红的GS70EN,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但遗憾的是CCD片太小,同样在家庭室内拍摄时表现欠佳。最近又热起来的GX7是2002年的产品了,虽说性能不错,但在配件等环节上不尽如人意。
个人认为,佳能和JVC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品牌,其光学质量至少不弱于SONY,甚至还要略强。在光学领域SONY毕竟是半路出家,它的镜头还必须打着“蔡司”的旗号。至于佳能,在光学领域占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同价位条件下,具有更大的手动调节空间,这将更有利于个人想法的发挥;具有更大的CCD尺寸和镜头口径,其室内灯光下拍摄效果明显强于SONY;同时还具有更大的光学变焦,色彩还原也更加真实。所以个人家庭用机,首选应该是佳能,当然JVC也相当不错。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讨论。
声援的网友reqola的意见如下:
我就用了个松下的,个人感觉还不错,(我没用过sony)我不知道sony 拍出来过怎么样,但我看国人家用sony 33e拍出来的东西,要问艳丽何在?我看不出,风干扰还很大,为什么那么贵?如果真如所说,能在后期用软件编辑实现艳丽,那我还是在电脑硬件上加点钱吧,dv一年ye 用不上几次~~~~~~~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支持用panasonic,sharp,当然,如果国产的有这样的技术我更支持,我没钱,我讲性价比,当然罗如果有人,money很多,我也不阻挡它去作sb,哈哈ing~~~
楼主unkwon继续补充:
其实,就今年发布的新机型来看,普遍存在着CCD缩水的现象,SONY只是更加突出。从厂家公布的技术参数上看,新机型很少见到新的技术、新的亮点,但厂家为了降低造价,却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牺牲一定程度画质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的方法,着实令我们这些消费者挠头。我的感觉是新机型不见得优于去年的老型号。从SONY发布新品的情况看,在新品上市前半个月的时间老产品就从市场上淡出了,看来DV厂家和计算机芯片厂家的做法不太一样,不是说新品出现老产品降价(虽然也有降价,但好多地方都是有价无货),所以我认为,近期有购买意向的朋友,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吧,现在有很多想买SONY19E的人都是欲哭无泪呢!
网友conglee发言如下:很多厂商在03年已经缩水了!SONY算觉悟得较晚的了!
一位没有正确登陆论坛的朋友认为:
俺来说两句,SONY虽然现在江河日下,但在DV方面,即便是中低挡的俺还是觉得SONY好。虽然俺自己买了CANON的OPTURA XI,但那只是因为俺喜欢手动功能多点而已。而SONY在家用中低挡DV($499-$1500)里都是傻瓜设置,这一点虽然俺不喜欢,但是是很多人喜欢SONY的一大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SONY自动控制很好,白平衡准确,快门速度,色彩都控制得。相比起来俺用过的CANON ZR10和现在的OPTURA XI,俺就需要经常注意一下环境做个调整。俺的OPTURA XI有时会过暴,俺就只好经常开斑马纹,做手动调节,还配了个ND......而俺用过的SONY TRV70和PDX10就基本不要手动调了。SONY的TRV19/22俺没用过,但这种自动调节控制俺想应该是和TRV70一样好的。SONY还有个优点是他的可靠性。这个不是靠吹就能吹出来的,是SONY几十年在家用电子市场打拼出来的名气。外观也大都很精致。不要说TRV19/22是仿造PANASONIC的GX7,俺在商场里把玩了半天还是觉得TRV19手感好......如果俺去年买个$600以下的DV,俺一定选TRV19:)
说到镜头就意义不大了,中低挡的要啥好镜头?“菜死”,“来卡”啥的为DV设计的本来就是“狗头”。别看TRV70还“菜死T*”,俺以为那还不如F717的菜死头:)更何况DV和DC不同,“菜死”和“来卡”似乎从未做过好的DV头,到是CANON确有几个好头.但这和家用中低当DV无关,没有一个厂家会给一个$1500以下的DV按个好头!看看SONY在PDX10上按的头就知道,SONY可没按个菜死头,而是老老实实用了个SONY LENS,不知是谁为它做的,但国外有经验的用家说那是SONY在$2000以下的DV中最好的镜头。最新的VX2100/PD170好象也没听说是“菜死头”,“菜死”也好,“来卡”也好,没名的也好,其实只跟你掏的钱有关,机器买的越高级。头就越好。$500左右的机哪怕贴着菜死T*也是狗头。
同样,ZR系列上的CANON头也出不了什么好头:)即便俺的OPTURA XI也好不到哪儿去,CANON在GL2上的营石镜头在有意思拿来说好坏:)2004的SONY的DV大缩水,但比较而言,SONY是跟在CANON和PANASONIC后面而已,CANON的ZR系列早就1/6CCD了,而PANA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现在要俺选DV,俺还是先考虑SONY,特别是低挡的DV。顺便说一句,俺和太太昨个逛商场,商店摆了个TRV70,俺太太看了就唠叨“怎么当初不买个TRV70?样子比OPTURA XI漂亮多了”......可不是头一回:)还好TRV70也快销声匿迹了。
网友Conglee的总结如下:
镜头不是唯一的,综合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外表是个大漏洞,一不留神钱就掉进去了!
编者按:对于以上话题在数码影人论坛还在继续讨论,本人认为作为购买者大家还是应该冷静,完美的组合不一定有完美的效果,所以具体如何还要看这些新品的实际表现来判断。再次感谢以上网友的支持,请大家继续关注数码影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