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在拍摄宏大建筑或壮美风光的过程中,严谨的职业摄影师出于对畸变控制和像场布光均匀度的苛刻要求,往往会选择超广角镜头中的固定焦距产品。相比之下,超广角镜头中变焦类产品的用户则多是那些新闻记者或纪实摄影师,因为他们在追求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更多影像信息量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在灵活构图与视觉零距离所营造的画面张力之间找寻合理的感情基点。本文所涉及的这7支现役全画幅超广角变焦宠儿,无一不是新闻和纪实摄影创作中的光学利器,当与佳能EOS-1D[报价 参数 淘宝购买]s Mark III、EOS-5D、尼康D3[报价 参数 淘宝购买]等全画幅数码单反机型匹配在一起时,他们既有一流的影像输出表现,更有抵近“扫射”凝固瞬间一刻的本能和力量!
完美再造:佳能EF 16-35/2.8L II USM
在佳能的光学发展历程中,专业级别的恒定大光圈超广角变焦产品一直备受重视。在此之前,就有胶片时代的EF 17-35/2.8L USM和2001年9月携手EOS-1D同时发布的EF 16-35/2.8L USM,在全画幅优异单反机型不辍推陈出新的同时,2007年2月25日佳能又发布了这支EF 16-35/2.8L II USM。这支新一代的超广角变焦之王其实是EF 16-35/2.8L USM经过升级之后的完美版本,他改进了原版镜头在使用最大光圈时边缘结像偏柔的问题,并进一步强化了镜体的耐候和防尘防滴渗能力。
![]() |
佳能EF 16-35/2.8L II USM的片组构成为16片10组,其中包括有2片UD(Ultra-low Dispersion)高性能低色散镜片和3片大尺寸非球面镜片,UD镜片成本高昂,通常来说2片UD镜片的抗色散能力基本相当于1片天然萤石玻璃镜片。这支镜头重635克,镜桶最大直径和镜体总长分别为88mm和111mm,可以使用82mm的大口径滤色镜片。实用测试表明,即便在F2.8最大通光孔径下所有焦程亦无暗角或布光不匀的问题,其16mm焦距端线性明朗畸变控制优良。佳能EF 16-35/2.8L II USM结像自然明锐,所摄画面层次丰富对比度较好,对暗部细节的还原能力令人赞佩。在特制的强力USM马达驱动下,沉重的镜体轻快迅捷,对动体的捕捉能力和拾焦精准度都相当出色。
与原版的的EF 16-35/2.8L USM相比,EF 16-35/2.8L II USM的光学结构并无改变,但他通过增大镜桶直径和滤色镜口径显著提高了布光均度和边缘画质,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完美再造。目前,佳能EF 16-35/2.8L II USM的市售价格基本稳定在了11800元左右,这与他上市时的身价相比已经降低了2700元,所以,期待其身价短期内持续跳水已不太可能。
经典不老:佳能EF 17-40/4L USM
对于佳能的全画幅单反用户来讲,这是一直焦程合理而价位又相当友好的超广角变焦镜头,同时,他的光学素质也属一流。佳能EF 17-40/4L USM的光学结构为12片9组,片组成员中包括了1片UD低色散镜片和2片非球面镜片,他体重500克,体积为83.5×96.8mm,配用77mm口径的常规滤色镜片。
![]() |
虽然最大光圈是F4.0而不是F2.8,但佳能EF 17-40/4L USM在最大光圈下的畸变控制和像场均匀度都是一流的,在17-40mm焦程内的所有焦距位置上其润色能力和反差控制都给人留下了美好印象。EF 17-40/4L USM的解晰锐度并不是非常高,但他却保持了良好的通透感和难得的全程均衡度,其明快的影调和丰沛的细节描写力都展示了专业光学产品应有的品质。佳能成熟老道的USM超声波驱动技术不仅使其迅捷轻快而静若无声,同时还赋予了他极其实用的FTM全时手动能力,这使他能够在AF与MF之间自如切换。
佳能EF 17-40/4L USM拥有L级别镜头的精良做工及良好光学表现,F4.0的恒定光圈指数对于超广角产品而言已经完全够用了,况且他还保持着5400元的友好身价。事实上,这支久经考验的超广角变焦产品始终受到追捧,无论是拥有佳能全画幅专业单反的职业摄影师,还是EOS-40D等中档APS幅面单反机型的用户,他们都对EF 17-40/4L USM这款经典产品抱有好感。
至尊新贵:尼康AF-S 14-24/2.8G ED
这支镜头是2007年8月23日伴随尼康D3[报价 参数 淘宝购买]同时发布的,他与同门的AF-S 24-70/2.8 G ED和AF-S VR 70-200/2.8 G IF-ED一起,组成了全幅时代的尼柯尔光学三剑客阵容。AF-S 14-24/2.8G ED采用了14片11组的光学设计,片组中包括2片ED低色散镜片和3片大尺寸非球面镜片,他体重1000克,体积为98×131mm,使用了精密的9叶片准圆光圈组件。
![]() |
不仅工艺精良用料厚实,在光学素质方面尼康AF-S 14-24/2.8G ED也展示了新的专业标准,他14mm超广角焦端桶状线条明晰顺畅,保持了一流的畸变控制能力。在全焦程范围内这支超广角变焦镜头均有出色的解晰表现,布光和色饱和度均衡有致,即使像场边缘的画质也有优异的锐度和质感再现。尼康AF-S 14-24/2.8G ED结像硬朗影调对比度强烈,这是尼柯尔光学产品的传统特质之一,这对形成良好的新闻纸印刷效果颇为有利,老记们对尼柯尔专业镜头的青睐也正源于此。在大扭矩SWM超声波静音马达驱动下,重达1000克的镜体竟毫无笨拙的感觉,他驱动有力轻快迅捷,即便面对反差较低或处于阴郁光照环境中的被摄主体也极少犹豫。
尼康AF-S 14-24/2.8G ED的市售价格为14000元,这比佳能EF 16-35/2.8L II USM略贵了一些,但14mm与16mm焦距在视野张力和视觉感受方面绝不是一个档次。应该说,在超广角焦距区段一丝一毫的扩展都是极具价值并难能可贵的,也许这就是尼康AF-S 14-24/2.8G ED在身价方面敢于超越对手的底气和理由。
广角毒品:尼康AF-S 17-35/2.8D IF-ED
这是尼康在胶片时代“毒性”最高的光学镜头之一,他与F5机身的组合曾经被视作战地摄影师和新闻记者们的至尊装备,在进入数码单反时代后他依然备受N派单反用户的青睐。尼康AF-S 17-35/2.8D IF-ED重750克,镜桶最大直径和镜体全长分别为83mm和106mm,最近对焦距离0.28m。其片组结构为13片10组,其间包括了2片ED低色散镜片,2片玻璃铸模非球面镜片,和1个复合非球面镜组。这是一支工艺严谨霸气十足的优异超广角变焦产品,他享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号——“金广角”。
![]() |
由于在职业弄影一族手中拥有较高的普及率,因此这支超广角镜头有足够的机会在严酷自然环境和高强度操控中经受考验,而广泛的反馈信息表明,其“金广角”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他的17mm焦距端在使用F2.8最大光圈时畸变友好全无暗角,仅是边角位置画质稍显偏软,当光圈略加收缩后画面边缘锐度便获得了显著提升。这支镜头保持了全焦程范围的较好锐度,他反差略大影调丰富,对画面细节和暗部质感均有出色的再现效果。除了SWM超声波静音马达所赋予的一流驱动力和拾焦精度之外,尼康AF-S 17-35/2.8D IF-ED还具有出类拔萃的防尘防滴渗能力,其耐候设计达到了军品级别。
超广角新贵(促销产品 主营产品)AF-S 14-24/2.8G ED的上市,使“金广角” AF-S 17-35/2.8D IF-ED被迫让出了广角主帅的位置,不过市场上对这支“金广角”的追捧热度依旧不减,目前其身价为10300元。尼康AF-S 17-35/2.8D IF-ED绝对是一支“毒品”级别的广角镜头,他完全有实力告诉您,什么是真正的专业光学品质。
宝刀不老:尼康AF 18-35/3.5-4.5D IF-ED
这支镜头是尼柯尔光学拥趸者们所说的“银广角”,他虽然没有傲人的恒定大光圈,但却拥有不俗的结像品质和友好的身价。尼康AF 18-35/3.5-4.5D IF-ED的光学构成为11片8组,内含1片模铸非球面镜片和1片ED低色散镜片,他采取了IF内对焦方式,这对使用滤色镜片及提高对焦效率极为有益。该镜头重370克,体积为82.7×82.5mm,可以配用77mm口径滤色镜片。
![]() |
尼康AF 18-35/3.5-4.5D IF-ED的18mm焦端在最大通光孔径下存在可察觉的边缘画质偏软倾向,当光孔收缩至F5.6时边缘锐度明显提升,此时整个画面均衡和谐。虽是普及档次的光学产品,但这支广角变焦镜头依旧处处显现着传统尼柯尔镜头明晰硬朗的影像风格,其整体锐度和影调对比度均很出色,不过其色彩还原较为保守,画面润泽度也明显不及同门“金广角” AF-S 17-35/2.8D IF-ED。在机械质量方面,“银广角”保持了大品牌原厂镜头应有的良好工艺水平,但经过较频繁使用后其对焦环会出现松垮的感觉,这是因轻量化材质打造的传导机件造成的。
花费3400元拿下这支“银广角”是相当划算的,从2000年9月上市时起他一直销势不错,良好的影像输出表现和友好的身价正是其宝刀不老的因由。我们当然希望这支“银广角”能加载上超声波马达并按照数码化标准升级一下镀膜工艺,这将使其驱动效能和色饱和度获得提升,不过我们也深知,每一项追求完美的升级都是以更多金钱的付出为代价的。
霸道视野:适马AF 12-24/4.5-5.6 EX DG Aspherical
这是目前市售全画幅超广角变焦镜头中视野范围最为广阔的产品,在与全画幅单反配合使用时其视角达到了惊人的122°-84.1°,这种视觉张力绝对称得上是目纳百川!需要说明的是,图丽的AT-X 12-24/4 DX、尼康的AF-S DX 12-24/4G IF-ED,以及适马本门的AF 10-20/4.0-5.6 EX DC/HSM都是APS幅面数码单反机型专用的小像场镜头,都无法配置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适马AF 12-24/4.5-5.6 EX DG Aspherical采用了16片12组的复杂光学结构,其片组阵容相当豪华,包括了2片精细研磨制成的大口径非球面镜片、1个混合非球面镜组、以及4片SLD特殊低色散镜片。这支镜头重615克,体积为87×102mm,最近对焦距离0.28m,可以配用后置式滤色镜片。
![]() |
这支镜头在12mm焦距位置存在较明显的暗角现象,光圈收缩到F8.0时暗角基本消失,此焦端桶状畸变较为夸张,边缘画质存在可察觉的偏软倾向。整体看来,适马AF 12-24/4.5-5.6 EX DG Aspherical解晰表现良好,反差适中,色彩冷艳纯澈。这款镜头在佳能、尼康、和适马版本的产品上装配有HSM (Hyper Sonic Motor)超声波马达,并实现了全时手控对焦设计,而宾得和索尼卡口类型的产品只能实现传统的机械传导驱动。除了前镜组过于凸显而浅短的遮光罩对其呵护能力又相当有限这点不足外,适马AF 12-24/4.5-5.6 EX DG Aspherical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硬伤,这就是外饰涂层过于脆弱,轻微磕碰就会造成片状脱落,而这似乎也是适马镜头存在的常见问题之一。
适马AF 12-24/4.5-5.6 EX DG Aspherical发布于2003年10月,他充分显示了适马光学的设计实力和开拓精神,其4750元的售价也算合理。不过在驾驭这种霸道视角的过程中,您将需要足够的构图经验,以避免画面松散。同时,过度视觉张力造成的边缘线条变形,也应引起您的重视。
廉价之美:适马AF 15-30/3.5-4.5EX DG Aspherical
2001年7月30日,适马发布了这支2倍焦比的超广角镜头,时至今日,在光学阵容庞大产品更迭效率较高的适马“炮阵”中,这支镜头已算得上是一株常青树了。适马AF 15-30/3.5-4.5EX DG Aspherical采用了完善的17片13组片组设计,他第一组镜片使用了1片混合非球面镜片以矫正边缘畸变,而最后一组镜片则使用了1片精密的铸模非球面镜片来控制像差。该镜头体重615克,镜桶最大直径87mm,镜体全长130mm,可以配用后置式滤色镜片。
![]() |
在全开光圈时15mm超广角焦端存在可见的暗角问题,光圈收缩至F8.0时暗角完全消失,他畸变矫正中规中矩,画面布光均度比较理想。适马AF 15-30/3.5-4.5EX DG Aspherical锐度表现不错,但是侧逆光摄影时抗眩光能力较显平庸,他像差控制值得赞许,色彩还原和色饱和度较为真实平和。这支镜头采用了DF双焦程内调焦机制,对焦过程中可以保持前置镜桶恒定不变,这对提高握持舒适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益处。不过由于没有装载HSM超声波马达,沉重的镜桶亦对其驱动能力造成了影响,因此对焦过程中声噪比较明显,在弱光环境下也常有拖泥带水的状况出现。
目前适马AF 15-30/3.5-4.5EX DG Aspherical售价为3750元,整体权衡还算价廉物美,随着全画幅单反机型平民化趋势的愈加显现,这款光学素质不俗的全画幅超广角变焦产品会更显价值。
欢迎您进入数码影人论坛“适马镜头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结语:在混乱的新闻现场,摄影师们往往只有借助零距离的抵近“扫射”,才能拿下那高潮一瞬。而以上这些精良的全画幅超广角变焦镜头,不仅能为他们创造捕捉机遇的条件,同时,还能用豪迈的视野帮助他们释放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