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假PX200的对比,本站已经通过之前的文章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文见《淘宝假耳机泛滥?森海塞尔两假PX200实拍》《30元PK500元 真假森海塞尔PX200图对比》《音质天差地别!淘宝假PX200对决正品行货》),不过所有的对比都停留在表面。所以我们特别组织真假PX200的拆解对比,来作为本系列文章的结束。
附:本文图片均可点击查看大图
看过之前文章的网友都会知道,我们拿到的样品,白色的是假货,黑色的是真品——从上图可以看出,真假产品的logo印制方向是相反的,这也是辨别的一个基础。
如果仅从外观上,真假PX200的差别还是不大的。所以我们在音质评价之后给出单元级别的对比,从实际的层面展示上面产品之间的差别。
围绕单元的拆解之后,我们还会进一步进行燃烧试验,以区分这两款产品所用材料之间的区别。
真假PX200单元外部材料对比
首先,从外部形状来看,假PX200的耳罩明显不平,而真品则对得更齐一些——真品的便携盒,也对耳机折叠后形状有更严格的要求。
材料方面,假PX200处理的更光滑一些,真品则略具磨砂质感。
从外部来看,除了假PX200外面不该附带的多余粘胶之外,区别并不算大。
拆解初步遇到的问题--塑料材质差异
正品单元盖只有三四处胶粘,尽管粘力很强,不过还是可以在拉伸的同时割断,于是真品PX200的侧盖还是相对完整地取了下来。
相对来说,假货的胶则是粘了满满一圈,而且粘性非常强,同时塑料材质硬度不够,于是我们整个外圈撬下来之后,侧盖依然稳稳地待在上面。
最后我们不得不把侧盖完全破坏,以看清里面的单元。
最后给出正品侧盖内部照片,因为假货的侧盖已经完全被破坏了,所以没有对应的图片给出。
真假PX200单元区别
拆开侧盖,单元就露出来了。
不得不说,真假耳机的单元区别还是很大的——直观一看,假货就显得太过简单——不仅振膜纹路简单,而且也没有真品的小电路板。
通过笔者手触,真品的振膜手感略厚,弹起声音小,而假货的振膜则更薄,弹起声音大而且脆。
真假PX200单元分解
只看外表肯定难以满足,我们进一步把两个PX200的单元分解开来。
振膜对于声音的影响至关重大,一些老牌耳机厂商都有自己的工艺和处理技术,这一点往往是新晋厂商难以比拟的。
真品PX200的单元进一步拆解,支架以及其上的磁铁,还有底部的绵垫,都和假货相区别。
假PX200的单元看起来少了绵垫部分,我们通过翻转单元,可以看到背面只有一层绵纸。
除了绵垫的区别之外,单元构架上的区别同样明显——真品单元是一个支架型,对于气流的流通性阻碍更小,而假货则是一个封闭型,7个气孔中有6个用绵纸封住。
总起来看,单元上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也正解释了音质上的差别来源。
真假PX200单元细节对比
细看PX200单元,我们还会发现更多不同。
首先是线圈的缠绕厚度,真品的厚度比假货略厚,而且铜丝外面有涂层,让它看起来和假货也不一样。连线上的区别,在于假货还用一种黑色的胶来固定两个引线,笔者猜测应该是假货的工艺不够,日常生产中容易形成短路所致。
焊点上的区别就更明显了,假货的焊点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正品的焊点尽管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不过也还凑合了。
由于假货没有电路板,因此我们只给出真品的电路板展示。同时可以看到,真品的电路板中间还有森海塞尔的logo,在编号95081的下面。
真假PX200单元后盖对比
真假PX200的后盖,看起来整体还是很相近的——包括定位孔和气孔,以及凹槽都很类似。
如果说区别,只能是气孔稍微明显一点。
真品的气孔内侧稍微细致,用塑料填得更满,也可能是真品的内侧盖更薄所导致。
一些周边差别
出于细致的目的,我们对真假PX200耳罩周边小配件比如转轴也进行对比。
从外部来看,真假PX200的转轴区别不大。
拆下来则区别更明显——真品的螺丝更长,而假货则为尖头螺丝,似乎有扎进耳罩以固定的意思。
海绵垫的区别,在于真品厚度略厚。这个差别很细微,不足道。
材料和线材对比
材料还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区别,毕竟,作为一个整天挨着脸部皮肤的耳机产品,如果塑料有毒,长期使用必然会影响健康——目前尤其是国外的一些产品标准,比如电源行业的Rohs等,都针对有毒物质作了规定,也是出于保护使用者身体健康的考虑。
侧盖的区别,在于塑料的硬度和韧性等差异。正品侧盖在拆解完后依然保持比较完整,为了查看材料差异,我们特别剪出缺口。看起来,正品的硬度更高,韧性也不错,假货塑料质感明显差。
材料的对比还反映在我们用暴力切断的耳机侧杆,假货的塑料破裂处尖锐,正品的则很钝,不容易伤手。
本来我们以为线材上的差异会比较大,实际情况似乎差别没有太大,主要的在于真品的线材略粗,反映了铜线的根数多一些——铜线越多,在弯折过程中允许损失的数目也就越多,可以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
燃烧试验
对于材料的区别,如果仅从物理层面还是显得不够深入,因此我们进行燃烧试验,来切实检验真假PX200的材料区别。首先明确一点——两款产品都是采用的可燃塑料,对于耳机来说,和音箱的功放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必要一定选取阻燃材料。
假耳机燃烧时候的景象对于小时候爱玩火的网友应该比较常见——黑烟不断,而且其中夹杂着黑色的灰烬飞扬,同时产生刺鼻气味——明显的含毒塑料。
真品PX200的燃烧状态则相对好,没有黑烟,也没有飞扬的灰烬,气味似乎也少(至少不是很明显,没有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从燃烧状态来看,我们可以猜测真品PX200选用了无毒塑料,这对于接触皮肤来说是件好事。
最后我们使用点火用的打火机金属盖来拨弄依然附着在耳机上的燃过的黑色残渣,真品的残渣很容易弄散,而假PX200的残渣在还热的情况下则具有不错的韧性,也说明了选用材料上的差异。
回顾音质差别及总结
我们援引之前文章中给过的音质差别,作为上述硬件差别的印证。
我们选用一些常用测试曲目来做比较,在人声音乐中,可以感到假货相对正品来讲,中频缺失明显,频段缺失导致声音干薄,很不中听。
低频方面,正品PX200属于比较写实的风格,可能嗜好低频的用户会感觉正品的低频不是那么猛。而假货则在低频频段作了刻意的加强,不过低频显得偏硬,给人的感觉是处理得非常粗糙,是一种档次偏低的声音。
总体来说,假货耳机的音质确实还是属于路边地摊货的水平,可见相对外形来说,电声上的技术和积累才是最难模仿的。
总结一下,结合真假PX200的区别,我们首先得说,这首先关乎它们的定位——正品和假耳机的差价在十倍以上,所以假货也不可能达到真货的高度。而我们这里主要针砭的,是一些假货货主非要说他们销售的是森海某某代工厂流出货物的说法。出于价格和外形综合考虑而选购假PX200的我们并不反对,但是也使他们明白几十元所买到的产品和正品之间确实没法比拟。
在全面的拆解中,笔者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耳机行业的制造上的暴利——这一说法是在排除了研发等等成本的基础上给出的——因为仅从结构上来看,耳机的制造似乎并不复杂。或许门槛过低也是假货耳机层出不穷的深层次原因?
真假PX200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本文发布之前的一段时间,我们也已收到了大受关注的森海塞尔PX100和PX200的二代产品。近期本站也将奉上这两款产品之间的评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