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用数据说话 使用液态金属+银片效果汇报
作者 IT168 本友会 2010年05月31日 00:00

  【IT168 应用】大多数本友都知道,散热改造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且使用的材料也是各自所好,但是大所数高级别本友,都会选择用液态金属和银片,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效果较好。不过,光看价格,我们是不能下定义的,所以用事实说话还是比较中肯的。下面就带来一篇用数据说话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一定得启发!

  成本和规格:

  酷冷博液态金属 2张(实际使用了一整张+另一张的5分之一)  30*2=60元

  GPU银片1块    16*16mm   0.6mm

  北桥银片1块    16*13mm    1.0mm

  这两块银片是套装的,一共50元

  CPU银片一块    16*16mm    1.0mm    (后来实际发现1.0有点厚,自己打磨到0.7左右)  23元

  砂纸120#和800#是卖银片的卖家附送的

  又自己去模型店买了 400#、1000#、1500#、2000#各一张,外加一瓶抛光液,总共116元(这部分不是在淘宝买的,是在模型店里买的洋货,比较黑,如果网购的话估计只要这一半的价钱就能拿到了)

  总计:60+50+23=133元+网购快递费10元+砂纸和抛光液116元=259元

  老实说,成本有点高了,但是效果确实还是不错的,如果所有东西全部网购的话,200以内就可以搞定,值不值不好说,还是自己体验其中的乐趣吧!

  改造过程:

  卸下铜管,清除芯片上和铜管上的原有硅脂残留,揭下北桥贴的导热贴;

  CPU上方有两个方形的东东不知道是什么,本身也有导热贴,这个导热贴我没揭下来,因为这里不打算用银片和液态金属;

  打磨CPU银片,从1.0磨到0.7左右,先粗磨再精磨,最后用抛光液抛光,只要一小滴就可以,用抛光液里附送的布反复擦就行;

  裁剪液态金属,3小块用来放在芯片与银片之间,裁剪的大小只要略微大过芯片即可;

  然后再裁剪3大块液态金属,用来放在银片与铜管之间,大小跟银片一样;

  最后收工,看了看风扇和风扇周边,用了半年有一点灰尘,不太多,简单清理一下之后把铜管、风扇、后盖依次装回;

  因为改造过程很仓促,CPU的银片自己打磨抛光了,其他银片、铜管全部都没有打磨过!

  实验环境:室温25度左右,门窗紧闭,没开风扇、空调,没有散热底座,EVEREST监测温度(每秒刷新)

  实验过程:

  分别记录对比了改造前后4个不同状态下的温度:

  待机30分钟(期间只开了几个网页);

  ORTHOS烤机CPU满载15分钟;

  FurMark极端折磨模式,1280X1024,MSAA2X烤机15分钟;

  使命召唤6游戏30分钟,1366X768,默认设置,玩勇闯夺命岛那关;

  记录数据如图:

使用液态金属+银片改造散热的效果汇报
数据图

  结论:液态金属+银片确实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待机时并不能体现出来,因为液态金属的熔点为59度,只有高过这个临界点才能使其融化为膏状,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

  从整体情况看,在低负荷下,效果和改装前也差不太多,高负荷下效果显著!

  编辑说两句:虽然改造的没有改造的图片,但是这篇侧重于数据报告的实验文章可参考价值,还是相当高的。所以,准备自己DIY散热的同志可以作为参考。

       (本文来自本友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数据说话 使用液态金属+银片效果汇报

大多数本友都知道,散热改造所使用的材料有很多,但是大所数高级别本友,都会选择用液态金属和银片,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效果极佳。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IT168查看全文

请长按保存图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