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概念”车向人们展示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一样,“概念”技术勾绘出的是未来世界的轮廓。概念车可能即将量产,也很可能永不投产,但“概念”却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理想。
信息正在改变世界,而在信息时代下,正是许多你熟知和未知的技术支撑着信息社会的变革。
UWB
超宽带,短距离无线技术的新贵,拓展无限的应用空间,今后,你的U盘就是无线的了
UWB(Ultra WideBand)是超宽带无线技术的缩写。UWB也称为脉冲无线电,正如其名字一样,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带宽的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通信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百MB,已达到现在有线传输应用水平。
UWB被认为是未来5年电信热门技术之一,但是UWB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可追溯至19世纪。它实际上是整合了业界已经成熟的技术如无线USB、无线1394等。UWB与目前流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比,有着很大的数据传输优势,可以提供比蓝牙、WiFi、HomeRF等更快、更远、更宽的传输速率。
由于UWB与传统通信系统相比,工作原理迥异,因此UWB具有以下传统通信系统无法比拟的技术特点:系统结构的实现比较简单;高速数据传输可达 480MBps;功耗低;安全性高;多径分辨能力强;定位精确;工程简单造价便宜。基于UWB的宽广频谱,UWB可用于精确测距、金属探测、新一代 WLAN和无线通信。
UWB2007年的主要应用领域在WUSB(无线USB)主要面向PC及外设、手机、数字家庭无线音视频传输的应用。手机有了比蓝牙更快捷的传输方式,U盘也不再需要连接到USB接口就能使用。
UWB技术已引起了全球业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厂商投入到UWB领域,UWB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起来,UWB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据专家预测,2007年全球配备UWB的电子设备和芯片的生产量将达到4510万套,收益将达13.9亿美元,UWB将在2007年起飞,2008年全面开花。
纸存储
成本低、容量大、携带方便又环保,取代传统存储介质的竟然是一张纸?看纸张如何改变存储信息的方式
如今,在信息化大潮下,各大公司企业都力图推行无纸化办公,这也是信息化的前提和首要任务,但随着近日纸存储概念的提出,纸张是否又要回归人类最为熟悉的存储介质?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日前,一位印度学生对外宣布,已经开发出了纸媒存储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提供单碟90到450GB的存储容量。该技术意味着硬盘制造工艺的划时代改变,“不同于传统的二进制代码,即在磁碟上记录0和1的信息,纸媒存储技术,将用其他几何图形代替0和1的信息,例如圆圈、方块以及三角形等”。在此之后,这些几何图形将被特殊的扫描设备扫描,并转化为存储信息。
在对外展示中,发明者成功的将432页图像内容,压缩到了一块只有4英寸大的纸面上。据当地媒体称,通过对一张普通纸张的扫描,电脑可以自动播放一段存储于其上的视频文件。
据悉,该技术被发明者称为RVD,即彩虹格式,其好处十分明显,首先就是成本低廉,其成本不足CD的十分之一,而存储容量却是其131倍,与此同时极为环保,不会造成电子垃圾和空气污染。目前发明者正在致力于RVD扫描装置的改进,以此来保证其可以被整合到笔记本等移动平台,目前他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SIM卡形式的RVD卡,容量达到5GB,可以用于手机平台。该RVD设备的存储上限甚至可以达到123.6TB。
这项刚刚诞生的惊人技术会如何改变人们信息化时代的生活呢?令人激动而期待!
NOR和NAND
闪存(Flash RAM),对于现在的IT世界来说已经无处不在,而NOR和NAND谁才是闪存地盘的老大?
纸存储的普及距离我们也许还很遥远,回到现实,我们正在使用的每一台PC、MP3、MP4、手机及数码相机都离不开的还是基于半导体介质的闪存产品。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
NAND的主要优势是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且省电,但是读取数据速度稍慢,适合用在1GB以上的数据储存应用;NOR则占用空间较大、写入速度慢,但是读取数据较快,而且可以直接执行程序代码,可靠度也较高,但是容量较小,一般为512MB以下。由于架构的原因,NOR根本无力在大容量数据存储领域与之抗衡。
NAND写入与清除资料的速度远快于NOR,但是NOR读取资料的速度则快于NAND。如果说NOR更多的是为代码存储而服务,那么NAND就是为了数据存储而服务,随着大量储存时代到来,手机用快闪存储由NOR转移到NAND是大势所趋,强调影音多媒体功能的新型智能手机均已采用NAND。
近几年来,我们可以感觉到,NAND闪存从最开始的U盘、存储卡开始向周边扩展,基于NAND闪存的MP3、MP4已经满大街都是。同时,2.5英寸硬盘也开始使用NAND闪存。目前,NAND主要用在数码相机闪存卡和MP3播放机中,这两个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而NOR主要用在手机和机顶盒中,这两个市场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可以看出,NOR更趋向于专业存储领域,配合控制芯片存储代码;而NAND的势力正在消费类存储领域不断扩张,甚至有取代硬盘的趋势。
4G
还在用2.5G手机上网下载?还在为3G的普及而无奈?让时间用来等待,提前感受一下4G时代的魅力所在
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应用的2.5G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由于3G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所牵扯的层面多且复杂,要从目前的2G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介于2G和3G之间的2.5G。HSCSD、WAP、EDGE、蓝牙、EPOC等技术都是2.5G技术。而3G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对于还没有体验到3G应用环境的我们,提及4G似乎还言之过早。4G离我们有多远?4G能带给我们什么?“如果2G解决了语音问题,是顺风耳;4G 则是千里眼。”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3G向无线视频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较2G的提升有限,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无线结构。比如3G的带宽问题,多用户同时使用就会出现拥堵。而4G的带宽是3G的10倍,频谱利用率大约也是10倍,这样吞吐量就是100倍。
集3G与WLAN于一体的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如果说, 3G是信息时代的小康水平,那么4G就是迈向信息发达的标志。
Web3.0
在Web2.0遍地开花的今天,Web3.0正在酝酿着一个全新互动模式的互联网世界……
Web1.0、Web2.0和Web3.0就好像是互联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Web1.0是指只读的Web,在互联网普及的初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各个网站浏览静态的内容,即所谓的网上冲浪。Web2.0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可以读写的互联网,代表性的事物就是blog、Wiki等。而 Web3.0是一个全新的人机对话时代,借助开放的API,Web成为一个操作系统。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曾这样描述Web3.0:“计算机可以独立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执行命令。比如,个性化的金融投资组合;智能系统为家庭勾勒退休养老规划;为高中毕业生提供教育咨询,选择最适合的大学。这些项目努力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日益强大的计算机创造Web 3.0。”
对于Web3.0的定义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其次,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最后,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以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也就是说,Web3.0时代,网络操作系统将会取代传统操作系统:这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虚拟的操作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在这个网络操作系统上进行应用程序的操作,而这个应用程序是网络的应用程序。
Web3.0突破了Web2.0的互动模式,变成单点对多点的互动,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的概念,让人和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同时,Web 3.0可能在智能链接上做更多的创新,让更多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
来自中国信息化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