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西与北濒临莱州湾,东与东南和招远市、莱西市接壤,南依大泽山与平度市为邻,西南隔胶莱河与昌邑县相望。在这片土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代表性,涌现出一批先进的农民企业家,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农民企业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9月8日记者来到山东省莱州市进行实地采访。
放眼看世界
思想是人的灵魂。自古以来,农民的地位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思想觉悟改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同时他们也是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纯朴作风、憨厚的态度是勤劳的象征。现在的农民,除了保留纯朴、憨厚的特征以外,还具有思想。一种超越前人、迎接挑战的思想在他们脑海中勾画出蓝图。思想是支撑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指示牌,行动是达到这个指示牌的唯一保障。莱州市的一些农民企业家实现了思想与行动的完美结合,做到了放眼看世界的能力。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孙竹生对这些农民企业家的评价是:“他们有思想、有能力,能够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特色农业。”
莱州市农业信息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并设门户网站“小康网”。2004年,农业信息中心又与烟台信息工程学校及科技局联合成立了“莱州星火科技兴农信息中心”。这些平台的建立使村庄、企业和种养大户实现了宽带接入,使网络延伸到农民企业家那里。小规模的企业还可以在“小康网”上制作网页,发布产品信息,开展网上招商,并登录到国际知名的搜索引擎,将其推向世界市场。
记者和孙竹生等人来到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2000年9月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专门从事各种保鲜水果、蔬菜的加工和出口。在储藏车间,记者见到天赐宝3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将苹果装箱;在天赐宝计算机室,记者了解到虽然总投资规模800万美元、总贮存量近2万吨的公司,计算机室却只有1人在维护,而且数据更新及时,网上交易订单频繁。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想扩大规模,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
时势造英雄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中国农村的先进知识青年之一。他凭着对农民的热爱、对土地的痴心,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中国玉米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我国率先实现了种子产业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当记者见到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维俭时,他正在自己家里。于老问我们到储藏车间参观有何感想,我感受到他对工作的热忱,他还经常到一线指导员工具体如何操作。
于维俭善于观察农产品动向。以前苹果成熟季节,果农们都感到犯愁,原因是不把果品卖出去,过了冬天容易腐烂,卖出去的话价钱又低。于维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想出建造一个保鲜库的主意。可是,想法虽好,造价太高,凭借自己这几年承包工厂的积蓄根本就不够用。于是,于老就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借款和金融机构协商贷款,终于在1999年建成容量为4000吨的保鲜库。保鲜库的建立,一斤水果多卖一两毛钱,着实为果农增加了经济收入,得到了实惠。
管理讲科学
一般来讲,东方管理学体现的是在创业之初具有家族式管理特征,家族成员内部互相信任,便于协调,节省信息不对称成本,而且东方文化倡导“和为贵”思想,对家族外成员也尽量以礼相待,便于协调,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随着企业知识密集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更加强调“人为”管理,管理者要保持竞争优势,不断进行创新。创新就要求管理者加强自我修炼,更新知识结构,树立榜样激励,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激励他们发挥更大的潜能。
“人为”管理首先需要管理者做到对员工的公平、公正。
管理者还要明确“人为”管理产生的因素。有些事情的发生部门领导归咎于员工责任。比如,有些事情完全是由于一个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强、素质水平不高、人际关系不好导致的;有些事情由于公司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业流程不规范引起的;还有一些事情是由于工作环境、技术设备落后、设计不良造成的。这些责任不应该强加在员工身上,否则,会加大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公司内部关系恶化。当然,如果是员工自身失误导致公司受损,应该按照公司章程来秉公处理,不能徇私舞弊。
管理者更要做到对每一个员工都了如指掌。总的来说,员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能够主动把事情做完,并且完美。这样的员工可以让老板省心,任由其发挥潜能,为公司效力。二是需要领导的指导与管理,才能把事情做好的员工,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三是无可救药的员工,任凭领导怎么督促仍是无法完成任务,这样,他们将面临失业。
经营于理念
孙竹生主任告诉记者:“现在,莱州市8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都有公司网页,其中一半以上有自己的独立域名和站点。”这说明农民企业家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给他们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也证实了农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
莱州市信息网络的硬件设备较好,微机上网主要利用市电信局和广电局的两条主干道接入。截止目前,除原有的拨号上网外,市区和16个镇街相继开通了IP宽带、ADSL宽带和广电的光缆宽带服务。为了发挥网络硬件设备的作用,莱州市农业局信息中心及时总结各地区企业上网宣传、招商成功的案例,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鼓励龙头企业上网。现在,莱州市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都利用网络进行业务往来,节省成本的同时,缩短了产品流通中间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机会。
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经把公司经营的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在国内,它已成为沃尔玛(中国)水果蔬菜的长期供应商。天赐宝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与该公司的经营理念分不开。
为使企业发展壮大,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奉行“诚信、质量、效率、效益,勤勉、务实、学习、创新”的指导方针与经营理念。
对客户,公司本着“诚信、质量、效率、效益”的指导方针,奉行“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与责任,客户的不满就是我们的失误与过错”的服务精神,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强化和客户的联系与沟通,最大限度地维护并尊重客户的正当权益与要求,及时发现客户的需求并按客户的要求在保质、保量、保交货期的基础上,及时将货送到客户的手里,切实做好为客户的服务工作。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本着“勤勉、务实、学习、创新”的经营理念,奉行“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按照“发现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的指导思想,实行“人才兴企“的发展战略,采取措施切实调动并保护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充分施展其才华的空间,让每一位人才都有用武之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公司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的“勤勉、务实、学习、创新”精神,为企业持续不断、健康、快速的发展, 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企业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中,公司奉行“优质、高效”的管理标准,遵照“下道工序即是客户”的管理原则,严格履行生产管理程序与质量管理标准,公司上下各级员工、各个部门,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责任,做到责、权、利分明,使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能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
现在,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解决了300多人就业问题,增加了出口创汇额,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发展靠团结
孙竹生告诉记者:“我们这的天赐宝公司的所有员工(包括领导),都有一股朴实的作风、顽强的韧劲,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文化底蕴。”
团结就是力量,有力量才能激发潜能去创新、去发展。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强弱、一个团队的大小都与团结密不可分。
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切都由集体来共担,“官兵”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天赐宝人的高层领导不设专车,吃饭、看病一样排队,付同样的费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资形式体现了。天赐宝无人享受特权,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体奋斗,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天赐宝得到了充分体现。
竞争创品牌
信息技术是一个企业生存的重要力量。莱州市的种子业、花卉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储藏业和科研生产龙头企业等形成了一定规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交易,打造自己的品牌。
竞争并不是单纯地消灭对手,有时需要和竞争对手合作才能生存。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企业以消灭竞争对手为目的的话,那么,当他千方百计把对手打败之后,还会有新的对手出现,永远没有停战的期限。即便是对手战败了,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机,也会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商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互相打价格战,表面看来是消费者得到了优惠,而实际上商家们在销售额下降还想得到利益的情况下,就从产品质量上寻找差价,把品牌效应抛之脑后,最终三方都受损。
事实上,竞争的发展需要合作。合作可以使双方互赢,所有参与者都能够得到实力、竞争力。企业的相互合作,可以得到长期的合理利润,如同1+1>2的协同效应,莱州市仙客来研究所就是一个例证。它通过互联网与荷兰花卉公司联姻,成为荷兰—代仙客来杂交种生产基地,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信息中心数据统计显示:几年来,信息中心为农民发布信息2500条,查阅技术和品种资料13000多次,收到反馈信息8000多条,利用网上信息成交金额4000多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2500万元,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000万元。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指出:“十一五”期间,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在这里特别提到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山东省莱州市部分企业已经做到这一点,希望在未来的5年,这些企业带动更多的农业企业朝着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