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据多数市调机构调查,全球有机EL市场规模将由2000年的200亿日元,成长至2005年的2000亿~3000亿日元。为争夺未来市场,厂商间的研发竞争将趋于白热化。有机EL面板,其色彩度优于TFT-LCD,并且自发光的特性,使其无须像LCD使用含有水银等有害物质的背光源,一可将面板厚度缩小为LCD面板的5分之1,二是有利资源回收,上述特性使得各厂商竞相投入研发工作。
在日前于韩国首尔召开的“第5届国际信息显示会议(IMID 2005)”上,韩国三星电子首次对今年5月开发的40英寸有机EL面板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学术发表。在此次发表中,公开了结构、TFT性能、白色EL的色彩表现效果、封装技术,以及今后的技术目标。
在结构方面,谈到了为利用白色有机EL实现彩色显示而导入的彩色滤色器技术。据称,为了在过去那种将EL发光导向TFT底板一侧的底发光型面板结构中实现最大的光利用效率,此次的彩色滤色器采用了2项新技术。一项是在TFT底板上形成色彩滤色器的彩色滤色器阵列(COA)技术,另一项则采用了在过去的RGB 3原色基础上追加白色(W)的4色彩色滤色器。通过采用4色方式,光利用效率达到了过去3色方式的1.5倍。
关于TFT性能,则表示阈值电压为2.4V,迁移率为0.75cm2·V-1·s-1。漏-源极电压为8V时,漏-源极电流为21μA。此次的a-Si TFT底板由第5代生产线“L6”(底板尺寸为1100mm*1300mm)进行双面裁切。TFT工艺采用了和液晶面板工艺相同的5枚掩膜工艺。
接着,还谈到了旨在抑制暗像素(Dark Pixel)产生的正极表面平坦化技术。该公司表示,通过在彩色滤色器层和正极之间设置平坦化层,降低了IZO正极表面的粗糙度。
在白色EL方面,通过由过去的双波长型改用具有绿色峰值的3波长型,提高了色彩表现效果。这样,便实现了NTSC比为85%的色彩表现范围。此时的纯白亮度为220cd/m2,白色峰值亮度在600cd/m2以上,耗电量为80~100W,白色的色度为x=0.31,y=0.38。
对于封装技术,则宣布开发成功了支持40英寸大尺寸面板的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将过去那种在有机EL元件与封装玻璃之间设计中空部的结构,改变为将有机EL元件与封装玻璃粘贴在一起的新结构而实现的。据称,不仅工序数由过去的7道减少到了5道,而且在亮度与过去同为1000cd/m2的情况下可将寿命维持1万个小时。通过采用新技术,模块厚度也由过去的1.8mm减小到了1mm。不过,此次并没有公布有关驱动技术的内容。
对于今后的开发目标,该公司表示为了实现——TFT稳定特性为10万小时、EL寿命为3万~5万小时、El的效率为15~20cd/A,色彩表现范围为NTSC比85~120%——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此外,旨在实现低生产成本的TFT底板技术和EL材料的开发也必不可少。至于实用化时间,尽管没有明说,不过,由于液晶面板的性能提高及低成本化的步幅正在不断加快,因此该公司表示:“推向市场的时机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液晶自19世纪末被发现以来,经过上百年间的进步演化,终于发展出现有的大规模TFT-LCD产业。与LCD相较,有机EL面板现在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但不知未来小孩会不会长成巨人?有待未来持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