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办公视点】柯达公司是Eastman先生和Strong先生在1881年月1日共同组建的。第二年Eastman辞去了他在银行的工作,同时把他所有的时间奉献给了他的公司一直到1919年。1891年在纽约成立了伊斯门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造了他们的第一台袖珍照相机。到了1896年也就是X射线发现后的一年柯达造出了新标准的像纸,同年柯达也产出第一个供电影专用的特殊胶卷。1901年柯达公司在新泽西建立了分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柯达总公司。柯达公司经过了一百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跨国大公司。柯达(中国)公司建立于1994年。
终于正式转型,进军打印行业
美国东部时间9月25日(北京时间9月26日)消息,柯达公司称,随着传统的胶卷业务的下滑,公司决定进行战略调整,开始加大喷墨打印机的业务,并将关注焦点转向数码产品。
![]() |
同时,柯达称,公司不会在传统的胶卷行业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因为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传统的胶卷行业的压力与日俱增,家庭用户则纷纷解囊购置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正印证了前一段时间柯达的种种传言。当时有消息称,柯达要进军专业数码打印行业,如医疗健康方面,甚至还要与施乐公司决一雌雄。
柯达称,这个计划将耗时3年,耗资20亿美元,才能发展到中等规模。如果还想进军其它市场,将不得不再增加投资。
柯达此举是将自己推进了打印机竞争的洪流之中。目前在打印机竞争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惠普、佳能、爱普生、利盟和戴尔等公司,已经各自划分了自己的地盘,此前柯达中国的内部人士亲口证实,柯达打印机的第一个主战场将是中国。
其实柯达(中国)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据透露,连续数月以来,柯达中国中高层管理人员跳槽频繁,仅上个月就至少有10名中层干部离开。此外,由于业绩增长乏力,柯达总部对中国区的督促已日益紧迫。实际上,打印机业务已成柯达全球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最后豪赌,如果失败,柯达总部的整体转型计划以及在华发展战略都将被重新评估。
柯达从前年底开始向数码摄影及影像服务领域转型,转型亏空则由柯达最强支柱传统相机及胶卷业弥补,希望达到一个平稳的业务过渡。该战略本身没错,问题是传统胶卷冲印业下滑过快,而数码影像业务的增长则没有预期中迅速。最致命的是,数码业务的利润还远远低于传统胶卷业务。
“在中国市场,柯达数码相机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已进入三甲,但利润很低,目前的整体发展态势与高层早期的战略预估相差太远”。显然也未能为其带来理想的收成。中国消费者也似乎更乐意把照片存在电脑里,而不是到柯达店冲印保存,柯达的照片打印机则经常被作为其数码相机的搭配促销礼品。
据悉,最迟到明年下半年,柯达的喷墨打印机将大规模推向全球,重点是美国与中国市场,该领域过去一直是惠普的最坚固阵地,但柯达对自己的品牌号召力与影像经验无疑深具自信,“进入打印机市场,总部方面似乎并不打算通过收购举动完成,而是纯粹从头做起”。
笔者掌握的消息是,柯达决策层从未指望能在打印机身上赚取利润,盈利点主要是在高利润的打印耗材上,就像柯达过去卖胶卷挣大钱一样。事实上,目前柯达在打印机耗材上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比如柯达拥有各种的打印纸,是全球唯一能够卖得比原装耗材更贵、并且提供更好打印质量的通用耗材。
惠普收购柯达,谣言还是事实?
除了大规模进军打印领域,把中国作为主战场,柯达还有一个更轰动的消息!那就是此前坊间传言着的惠普将收购柯达,虽然后来惠普(中国)公司和柯达都说乃谣言。但是无风不起浪,任何事情都有其产生的缘由,遥言的产生也是基于某些客观存在的原因,惠普有意收购柯达也并非空穴来风。
电脑巨头惠普一直在努力扩展业务范围,而图像和胶卷无疑是最为合适的目标之一。惠普2004至2005年在欧洲和美洲数码相机的市场占有率排行榜中,仅列第七,而在亚洲地区则更是到了举步难行的地步,并且在8月1日宣布将退出亚太地区的DC市场。
此外惠普虽然是主导数码打印技术的厂商,而爱普生和佳能则一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引领了行也的发展。此外,在数码冲印方面,数码打印则面对柯达、富士等数码冲印技术的竞争。并且由于家庭用照片型打印机、打印耗材的后期投入成本等原因,更多数码相机用户习惯于去冲印店冲印照片,而不是购买数码照片打印机。
此前《国际金融报》报道:“数字影像对惠普来说也是个相当有潜力的市场。产业分析师表示,惠普有三个选择:将公司打散,改进现有事业的效率,或者是进行够大的企业收购,以强化获利的事业,例如服务或是打印机。根据业界资深人士指出,惠普已经在密切研究可能的收购对象,例如伊士曼柯达及Xerox”。所以,收购柯达对惠普来说利大与弊。不但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实力倍增,将成为当至无愧的“全球第一大影像打印供应服务商”。并且拥有了柯达后,惠普还填补了亚太地区数码相机市场的空缺,实在是一举多得。
惠普公司也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在数字图像业务领域的地位,并且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今年三月份,惠普收购了在线图像服务公司Snapfish,总机金额3亿美元。今年八月份,惠普再次斥资2.3亿美元收购了数字打印市场领跑者ScitexVision。
但是否能够成功收购?虽然可能性存在,但众多分析师也认为存在困难!
一方面,惠普公司目前手头拥有高达140亿美元现金,承担80亿美元的柯达收购费用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两家公司历史上的裂痕,则为收购布下了重重障碍。5年之前,两家公司曾经有过合作的记录,当时它们合资成立了一家名为Phogenix,主要针对数字喷墨打印技术的公司。然而该公司最终因为某种原因被迫搁浅。柯达目前的CEO安东尼奥.皮尔斯也曾经在惠普数字打印部门工作。
另一方面,从公司运营角度考虑,收购柯达对惠普来说也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分析家表示,柯达目前正逐渐从传统胶卷业务向数字市场过渡,如果惠普在这个转变时期收购柯达,无疑将会为同处于转型阶段的惠普带来更多麻烦。实际上在惠普新任CEO赫德上任的五个月以来,惠普一直在严格的奉行成本降低政策,目前为止公司的裁员数量已经多达14500人,占公司总员工数量的10%。与此同时,赫德先生也正在改变公司的组织形式,以此来提高惠普的业务表现。因此在这种关键时期,惠普通过收购整合扩展业务范围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2004财政年度中,柯达的员工数量达到了55000人,如果惠普对其进行收购,无疑将使得自己陷入混乱的状态。此外柯达公司的市场价值大约在70亿美元以上。而分析家表示,成功收购柯达就必须支付一笔真正价值之外的额外费用,因此预计的收购金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即使对于惠普来说,这也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与此同时,柯达目前的运营状态也并不令人满意,7月20日,公司宣布了1.46亿美元的第二季度亏损,并且计划裁员10000人,实际上在此之前公司已经表示将会裁员15000人。这一系列裁员计划意味着,在2007年之前,柯达将不得不拿出30亿美元,作为重组费用。
点评:
柯达作为照相机发明的教父,掌握了众多先进技术,在数码影像领域的地位有目共睹。此外,又是一家百年老店,拥有先进的经营技巧和管理技术,这点更是受到了市场营销学奠基人科特勒的多次举例表扬。
目前柯达虽然遇到了市场环境转变而导致的暂时经营不顺,但是笔者相信它凭借良好的基础、文化氛围,只要通过适当重组,定能再次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