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RFID:与猪生死相随
作者 张瑜华 2006年08月13日 16:56

  【IT168 专稿】家住上海西北角的张老伯,喜欢到易初莲花这样的大型超市买猪肉。从去年开始,张老伯发现超市多了一台“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机”,通过扫描猪肉上的安全条码,竟然可以查到所买猪肉的产地、加工屠宰、免疫等各方面情况,甚至还可以看到生猪的照片。

  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沈飞,平日专注于农业信息化领域和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他告诉记者,张老伯所见的查询机,其实是“畜牧业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平台”的查询终端,它覆盖了生产、道口、屠宰、批发等流程。而基于RFID的安全猪肉监控追溯系统也已基本覆盖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猪肉产业链。

从出生就被盯上了

  沈飞向记者介绍说,“畜牧业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平台”是对猪肉从生猪饲养、监管、屠宰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并结合食品安全理念而构建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将生猪从养殖场到生鲜超市的整个供应链上的数据和信息,汇总到市级监管平台,使监管部门和公众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全过程进行追溯和跟踪,从而确保整个流通过程的透明化,确保猪肉制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实现全程质量监控和追溯。

  据了解,该平台由畜牧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市境道口监控系统、屠宰场管理系统、批发市场RFID挂钩管理系统、超市质量安全查询系统等组成,通过养猪场、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超市的信息化建立起来的信息链接,实现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和对流通环节的实时监控。

  沈飞向记者透露,目前RFID应用最为成熟的还在于商品猪的源头生产管理上。试验首先落在了单体成本比较高、饲养要求比较细致的种猪身上。每只种猪的耳朵上都会钉有一个子母扣一样的电子标签,就像猪带了一个电子耳环,记录跟踪种猪每天的生长、饲料用量、免疫用药的情况等信息。之后将每日数据经过一套管理流程,上传到后台系统,作为每日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而之前都是拿一个本子到现场记录,然后再到办公室输入电脑,上传到信息系统中。

  在2004年年中,做了第一期的种猪试验之后,RFID电子耳朵也很快从单体饲养的种猪扩展到圈养的肉猪。沈飞告诉记者,从单体饲养的种猪到圈养的肉猪,在RFID的应用上差异并不大,存储的信息有所不同,主要是在读写器上加了一根可伸缩的天线。“原先是像探测地雷那样的矩形天线,后来又改成一根笔直的天线,也不美观,还给机具加一个套子挂在工作人员的腰上。”

保证安全出入

  上海的猪肉供应中,85%是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供应,并且一般都是活猪入境,按规定到指定屠宰场屠宰。然而也会有一些入沪活猪,被送到民间屠宰场私自屠宰。沈飞表示,基于RFID的市境道口动物检疫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遏制这种现象。

  运输生猪入沪的车辆,在上海的8个市境道口,出示相关检疫证明和送货单后,都会领到一张IC卡,也就是非接触式的RFID芯片,类似上海的公交一卡通。在这张IC卡中记录相关信息,屠宰后,IC卡上信息被读取和确认,之后回馈到有关监督部门。如果车辆没有到指定屠宰场,在出沪交还IC卡时就会被发现。

  如果是本地猪场饲养的猪,会带着电子耳朵到屠宰场,有关数据也随同打包传给屠宰场,被加入到屠宰场信息系统中,与屠宰场挂钩上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匹配。与生猪电子耳朵的芯片不同的是,挂钩上的芯片存储了更多的信息。

  生猪在等待屠宰时,经过类似闸机口的关口,电子耳朵的信息会被一个固定的读写器读取。在进入屠宰流水线后,如果杀了发现是次品或者肉有问题,相关信息就会记录到挂钩上的电子标签内,分轨进入旁边等待处理,好的猪肉则继续进入下一个环节。沈飞说,在流水线的一些关键控制点,都会有读写器随时读取相关信息。

  在进入冷库12个小时后,猪肉才能被送到各个交易场所,随之前往的就是供消费者查询的安全条码。沈飞透露,下一步要做到的是,超市的冷藏车也配置IC卡,再进一步控制、巩固这条产业链上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牛羊的试验已开始

  由于各个屠宰场的环境不一样,流程不一样,设备不一样,信息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对设备的要求和整体系统的设计要求都不一样。沈飞表示,屠宰场RFID的应用没有像养猪场那样成熟,目前还处于培育中,而批发市场已开始使用。

  在试验推广中,最让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感到头疼的,并非是技术上的细节问题,而是如何将成本尽量压低。沈飞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卖观赏鱼的老板,对RFID很感兴趣,找到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想用在鱼上面。然而一套一次性注射器加标签就要近百元,卖一条鱼也不过300来元,成本太高,老板没同意。

  目前在前期的试验中,参与的企业都获得资金上的配套支持,不过沈飞表示,现在新加入的企业需要逐步承担费用,因为加入到这套严密的信息监控体系,对品牌信誉度的建立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沈飞向记者总结,使用RFID为上海猪肉产业链带来了管理的改变。对养猪场源头的管理实现了无纸化,数据采集之后,可以通过USB线接到系统上,直接出报表。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也很方便,而且数据直接上传,无法作假,简化了监管程序。道口监管上,可以有效遏制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控制私屠现象,加快通关速度。而在屠宰加工环节,原本一些无法知道的数据和人为的误操作也得到了控制,每一个控制点的信息都可以自由流动。

  沈飞表示,上海正在悄悄地开展本地牛和羊的RFID应用计划,进一步发掘RFID在猪肉供应链中的应用,甚至标准化菜场的信息全跟踪也已列入计划。

打开APP阅读全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