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

风水轮流转,卖机不如修机暗藏的杀机
作者 九号半 2006年11月30日 00:10
    【IT168 办公视点】中国有句古话――“风水轮流转”,意思实说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这话放在看似稳定的办公市场其实同样适用。不信您看看现如今的维修市场就会明白。

    分水轮流转,今年修机特别香

    维修,原本是销售机器的时候附赠的一项服务,可是今年却不同。今年的维修市场似乎特别的惹火,以至于比起销售机器还要利润更高。难怪会有人感叹当年的苦力活现在已经成了发家致富的良方。虽然说维修服务的兴起让市场更加多样性,对于消费者的服务也更加全面,但是能够取代销售成为办公市场中的热门行业,还是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为何办公产品维修会异军突起,成为热门的行业呢?



    在笔者看来这其中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是销售利润的进一步降低。现在的办公市场已经和前几年的情况大为不同,已经从传统的办公产品卖场转向了办公产品卖场和IT卖场两个方面。更大面积的产品销售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办公产品,并且开始投身到办公产品的买卖销售当中,这无形中降低了传统做办公产品经销商的销售利润,正所谓僧多粥就会变少。

    同时,在了解办公产品的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厂商也开始把策略倾向耗材的销售。这导致了机器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也就促成了单品机器销售的薄利。这一点从市场上的低端打印产品的销售能够看的最清楚,大量300元、400元的低价机充斥的市场,一方面已经让产品本身的销售价格降无可降,一方面也隐藏着恶性竞争的危机。甚至为了能够争夺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经销商采用多卖耗材赠送机器的方式来销售,这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本身的利润,也加剧了单品利润的下滑趋势。

    销售打印机器不如维修打印机器的利润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维修的价格没有官方的严格规范。很多情况下,尤其是个人用户在机器出现了故障之后往往会找经销商去进行维修。但是除了少数几个厂商授权的维修点之外,一般的经销商根本不具备维修的权利和实力,这为很多没有得到授权的维修店大开方便之门。

    缺乏统一的配件标价以及诊断故障的标价让这些“江湖郎中”在开起药方的时候有持无恐,不仅价格随意填写,还根据维修者的着急程度故意提升维修的费用。随意一个配件就能多达数百元,不断给维修者带来购买新机器还是维修的困惑。这种混乱的维修市场虽然缺乏规范,但是却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原因很简单,维修利润更高。    维修市场混乱催生一夜暴富者

   
维修利润高的原因在于两点:一,能够维修的专业人士少之又少,但是办公产品的应用人群却是非常广泛。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很多人不得已必须选择另外的维修途径,而价格也就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标准可言;二,机器配件缺乏严格的价格标准,更多的情况是维修技师说多少就是多少,正所谓皇帝女儿不愁嫁,觉得高价可以不修。


    如果只是一般的低端家用的打印机也就罢了,毕竟为数不多的价格还能够让消费者选择是否能够购买新机器来替代,但是对于相对专业的产品并不是能够轻易更换的。这样的办公产品在出现了问题之后很自然不可能轻易解决,况且购买或者使用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也并不专业,因此必须要找到可以进行专业维修的点来维修。一方面厂商提供的维修点难以满足量上的需求,一方面不少急需使用的用户希望产品能够尽早的恢复使用,于是,让很多“手艺人”主宰了维修市场。

    这群“专业人士”利用自己对于产品的熟悉,并利用了市场上的混乱开始发家致富。这其中有一般的检测或者是维修,也有出现了重大故障需要更换配件的维修,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收价不菲,但是用户却没有办法来左右这一点,只能选择修或者是不修。

    这类并不属于厂商指定维修的人员通常在维修费用上要略比厂商指定维修点的费用低,但是其保障程度却不高;属于厂商制定维修点的维修返修几率低,但是应对速度慢而且通常并不积极。这些因素都让更多的民营维修者出现,他们之间的互相争夺也进一步加剧了维修市场的混乱。    维修引发的畸形行业与销售

   
但是造成维修混乱却仅仅只是开始,由维修所引发的畸形行业和销售更让人感到惊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维修行业中所包含的利润因素。



    维修所引发的畸形行业首先是回收。可能很多人不明白维修和回收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但是只要明白回收的废旧机器的去向也许就不会再困惑。通常这些废旧的机器被回收之后会被拆解,然后将其中好的尚能使用的配件单独拿出来翻修,使其变得更新一些。之后这些配件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店铺或者是维修店的货架上。更多的时候,当有需要维修的用户出现了较大的产品故障时维修技师就会为他们更换配件,而这些配件的来源就是这些已经宣布报废的破旧机器。

    维修所引发的畸形销售则是拆配件单独销售。刚才已经提到过维修中的配件更换的价格完全根据每家维修点的不同收费情况而决定。因此这也使许多原本是销售的经销商开始走向销售与维修一体化的道路,一方面他们仍然销售机器,但是却将机器中的主要配件进行更换,换上一个已经使用过或者是其他老机器上拆下来的配件,而将新的配件单独取下作为维修更换的配件进行销售。这种模式不仅从销售的产品上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而且还从维修当中获得了更多的好处。但是对于办公产品陌生的消费者却浑然不知,只是在这种购买、维修的过程中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金钱。

    如果说维修所引发的行业混乱还只是非厂商制定维修点的一种自然竞争的话,那么这种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是必须需要引起重视的。在打印单品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出现了更多的销售与维修结合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表面上看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售后上的便利,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维修当中暗藏着更多的玄机,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很容易在这种买卖维修当中遭受损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在没有详细统一的维修规范出台之前尽量奉劝消费者去正规的渠道维修,同时也希望厂商的售后服务中心能够更加规范、具有更加快的反应速度,这样才能暂时避免更多的消费者花钱买到一手的打印机外壳,二手的打印机内部元件。
打开APP阅读全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