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

触“幕”惊心!投影幕市场假冒伪劣猖獗
作者 IT168 刘鸽儒 2007年03月06日 11:49

    【IT168 评论】2006年底,一消费者发现自己买的玻珠电动幕才用了3个月就坏了,经过厂家检验,该产品属于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幕布造假仅仅是个别现象吗?仅有一个品牌的幕布存在造假现象吗?消费者怎样才能更好的辨别幕布的真假呢?为此,笔者深入市场,对假幕布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

假幕布祸害市场

    随着投影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价格的大幅走低,同时一些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也对投影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正是由于此,目前的投影幕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繁荣和发展。
 
    由此,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能在竞争中谋取暴利,总是在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来蒙骗一些不识货的顾客,致使一些消费者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这不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对整个投影幕行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危害。

幕布对投影效果的影响很大

    近期,业内相关人士告诉笔者,2006年底,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深入调查、取证和周密部署,广东省、东莞市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联手出击,一举端掉了东莞市长安镇一处生产、销售假冒“美视”投影银幕产品的地下工场。

    笔者经过对一些投影幕销售商家的走访了解到,确实市场上存在假冒红叶、白雪等品牌的产品,价格极低,这种现象不乏少数,同样出现在白雪、美视等知名品牌上。例如,原本售价1200元的120英寸红叶玻珠投影幕,当笔者询问价格时候,有的商家直接报价700元,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这样的价格绝对是买不到这样尺寸的正品红叶波珠幕的,笔者了解到,100/1120/150英寸这三种假冒红叶的比较多,这与市场对这类尺寸幕的需求量大有关。

真假幕布现场对比实拍

    经过对比了解后,笔者在此告诉消费者如何鉴别真假,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就以销量较大的波珠幕为例。

    首先是要从包装鉴别,看是否印有厂家、售后服务电话等。不过目前也有一些假货是完全盗用正品的包装,所以即使跟商家很熟悉,也建议大家拆开包装看机。

    看到没有?虽然都是红叶的商标,但是假货的英文logo中间是“i”,而真货是“L”这也是鉴别方法之一

上假下真

     还有,就是看合格标签,笔者发现,有的假货虽然合格证标签跟真货一样,但是仔细发现,“编号”这一栏还是少了号码,同时字体也是红色而非蓝色。

上假下真

    一些假货,虽然整体很像,但是跟真货一对比,还是能发现一些细微的区别,例如,这种假货的“右闷盖”处比真的红叶幕多了两个小孔。

左真右假

    打开右闷盖后,发现假的幕布上升下降的限位调节部件设计不同,设计极为简单。如下图

左真右假

     还有,假货出于成本、利润等因素,大部分是偷工减料,在幕布材质、金属框架上都有所缩水,假冒的红叶银幕相比真的红叶银幕要轻,真的红叶电动玻珠幕面的表面玻珠的手感比细腻,而假的则比较粗糙,真的一摸,手上就容易留有幼细波珠,这是由于真货经过复杂的生产工艺,做工比较细致,玻珠晶体三分之一左右镶嵌在幕布里。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做到“一摸二掂”。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遇到以上任何一点,则需要注意了,以免买到假货红叶投影幕。

假幕布存在大量问题

    假货永远不可能跟真货处于同一水准,假货很大一步分是小作坊式生产,它在生产、销售以及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的指标上都难以达到合格产品的要求,假货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1、损害消费者利益

    假幕带来的后果首先是质量问题:在利润的驱使下,制假者在制幕的重要部件以及制造工艺上都与真品有一定差距,假货首先对消费者来说,是利益上的损害,有的商家是以真品同样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无疑就是一种欺骗。还有一种,商家直接告诉消费者这是仿冒的假货,但是绝对够用几年,但是事实上消费者在贪图这点便宜上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毕竟电机、幕质一有问题,没有几百块解决不了问题,而这些费用估计得消费者自己承担了。

2、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有的假幕在电机、幕布材质上用料极差,以获得高额利润,而这种假货,在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接下来的图片更能直接说明这一点。


 
    这是一位消费者购买的假货投影幕,出厂日期是10月份左右,用了才2个月左右就坏了,拆开一看,同步电机被烧成这样了,中间的轴已经严重错位,塑料部位都溶化了、电机有被改装痕迹。尤其家庭用户目前很多装修都是易燃材料,而且红叶相关技术人员解释,有的劣质假货幕面没有采用特殊阻燃工艺,如果电机烧坏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火灾等安全事故。

3、假货对整个市场也造成了不少危害

    近年来,国内一些投影幕厂家经过不懈努力,在投影幕成本、质量方面,都已经接近国外一些品牌,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大力推广,而做假者正是看中这种发展势头。假货的出现打击了其它正品的市场生存空间,这对厂家是极大不公平,厂家无疑得花更多得时间、精力、财力来跟做假者斗法,同时也对整个投影幕市场的良性竞争造成了冲击。

假冒伪劣何以如此猖獗?

    1、很多消费者对于投影幕存在观念误区:投影银幕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高深的技术,只要选择好投影机,至于是什么投影幕,效果应该都一样。觉得翻新品和真品区别不大,便宜的更合算。这也助长了一些造假者和不法商家的气焰。

    2、投影幕做假技术门槛低,举例说,目前比较热销的波珠、白塑银幕,其主要部件无疑是电机、幕布,这些原材料造假者都能找到,一些业内人士坦言,投影幕不是什么精密电子仪器,尤其一些中低端投影幕,在技术手段上门槛不高,造假者购买一些机器设备,通过小作坊式生产,就能完成出成品的制作。还有,就是一些小厂存在OEM接单方式,这种形势也是仿冒产品的来源之一。

    3、假货利润极高,从一些商家那里理解到,他们愿意卖,也是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才考虑的,比如目前常见的一些国内比较知名品牌的波珠、白塑投影幕,假货跟真货差距极大,如120英寸的红叶、白雪等玻珠幕大都在一千多,而笔者询问的售卖的4家商家,仿冒这类产品的假货零售报价大都在六百雾十元左右,如果这也假货按真货价卖给消费者的话,利润之大可想而知。另外,假幕与投影机搭配销售也是目前一些投影商家的一种常用销售形式,有时候在投影机上,商家挣不到钱,商家为了做成生意,可能就会考虑跟假货搭配。

    4、投影屏幕属于非常专业、细分的市场,基本都集中在文教、商务领域,并且主要渠道是IT渠道;同消费者的接触面并不十分广泛,而一些国内一些知名投影幕大都是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或区域代理商,然后再向下开拓市场,而投影幕由于其附属品的特性,所以向下的终端商家大多数是一些投影机商家、视听器材商家,也就是说是依附在其它投影机、视听器材渠道上,这虽然能为厂家或代理减少不少渠道成本,但是同时也丧失了监控权。毕竟不是自己组建的渠道,而这些终端渠道刚好是目前销售假货的出口。例如,现在竞争激烈,有时候在投影机上,商家在投影机上挣不到钱时,商家为了做成生意,可能就会采取机器跟假货搭配销售的方式来保证自己整体利润。

倡导真品,厂商用户需联手

    为了击碎这条猖獗的“造假链”,相关执法机关应该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如美视10.8打假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目前江浙地区很多厂家的产品硬件几乎没有区别,大多仍是在产能上做文章,期望能靠足够的产能抢占市场,而对品牌的推广、渠道的渗透跟终端商家的控制等一些软件方面的建设还没有跟上,建议厂家应该在自己的耗材产品上加载了多重防伪标识,强化终端渠道教育,向消费者传授分辨真假幕的对比知识、最好能设立一些放心店。这是阻断“造假链”的关键环节。

    同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投影幕时,尽量从银幕公司在全国各地办事处或其指定授权的代理商处购买,为您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不给造假者和不法商家任何可乘之机。

  这里提醒下消费者,如欲购买红叶幕或鉴别真假,可联系红叶华南总代——方颐电子,电话:020-38900671,13794363761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67号贤人阁1208。

打开APP阅读全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