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和信创天集三V于一体,云桌面覆盖更广泛应用场景
作者 李代丽 2018年11月16日 16:23

  企业信息化向云端转型,应该从何处入手?“云桌面”应该是企业开启云之旅的最普适化应用。尤其是后PC时代的来临,让云桌面应用备受关注。如今,不仅VMware、Citrix等国际巨头在布局自己的云桌面解决方案,锐捷、深信服、新华三、和信创天等国内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那么,云桌面技术为什么能够替代传统PC?目前,云桌面技术处于怎样的发展现状?针对,大家推崇的融合、超融合理念,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针对一系列问题,我们采访了和信创天董事长 何钦淋。

  和信创天董事长 何钦淋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云桌面被称为是后PC时代崛起的最新技术,是云计算领域最典型应用。因国内市场需求巨大, 出现了很多产品及解决方案。您如何看待云桌面技术当前发展现状?

  何钦淋:国内云桌面市场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特别是云桌面技术的发展,有PC厂商做云桌面的,有网络设备厂商从事云桌面的,还有更多的专业云桌面厂商,技术体系分别基于Citrix/VMWare/RDP/KVM,当然国内还有少数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实力的云桌面厂商,能将几种主流的技术架构融合在同一平台,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信创天下一代云桌面(VENGD)在国内首家将VOI/VDI/IDV三种架构优势融为一体,这是因为VOI可高效管理原有终端及复杂外部设备,但无法解决移动性的需求;VDI可满足移动办公需求,但对服务器和网络要求高,外设兼容性差;IDV可帮助原有业务系统向新平台平滑迁移,但它只针对在新的硬件上跑老的操作系统单一场景,如在8代CPU上跑win7。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只有集三V于一体,才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记者:融合、超融合是这两年云最热的词汇之一,每家厂商都在提及自己做融合。对于,云桌面厂商来说,我们要融合的究竟是什么?您怎么看“融合”和“超融合这两个概念?

  何钦淋:融合是一个动词,超融合经过最近几年的热议已经成为一种产品形态,变为一个名词。云桌面领域的融合我们更多的认为是技术架构的融合,众所周知云桌面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客户终端的集中化管理和运维,但在中国市场,终端复杂多样,常见类型就有PC、笔记本、瘦客户机、平板、手机等,不同种类终端的操作系统不用,应用场景也不同,但在一个客户体系中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终端是很常见的,一种技术架构很难覆盖多种场景,所以我们要融合多种技术架构优势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客户应用场景,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终端的集中化管理和运维。

  记者:相比传统PC,云桌面技术到底好在哪里?

  何钦淋:相较于传统的PC,云桌面的优势主要体现提高运维管理效率、提升业务连续性、

  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1.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采用单机模式,一个IT运维人员可管理的终端数量为200台,而采用和信下一代云桌面技术,单人可轻松管理1000台终端。

  2. 根据来自易点租电脑租凭平台的数据显示,单机管理模式下,电脑出现故障恢复的时间平均为2小时,而采用和信下一代云桌面技术可将故障恢复的时间缩短到1分钟。

  3. 和信创天独有的盘网双待技术可保障在硬盘损坏或者网络故障的情况下业务依然正常运转,充分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而在单机模式下,一旦出现硬盘故障业务即被中断。

  4. 近年来随着勒索病素的出现,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下一代云桌面可以采用补丁更新、端口封闭、自动流量控制、重启还原等多种技术手段防范病毒风险,确保信息安全。

  记者:云桌面技术之所以被运维人员推崇,是因为很多流程都是标准流程,更方便管理。但是,过于标准化的流程,又限制了员工个性化需求?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权衡利弊,在保障个性化的同时,又不失对云桌面的统一管理?

  何钦淋:云桌面技术为运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更不能忽略的云桌面的实际使用者的感受,只有从用户的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不改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用户原来怎么用电脑,上了云桌面后还能这样用,才能真正让他觉得好用。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是要为用户解决老问题的同时不带来新问题,这项技术才具有生命力。所以确保实际用户体验正是和信下一代云桌面追求的核心,VENGD可通过底层的系统、应用、数据和配置分离技术保证员工90%的个性化,如用户可设置输入法、桌面壁纸,保留个人的文档资料,同时可支持3D高清播放和运行各种大型软件等。

  记者:目前,很多公司都在布局云桌面市场,贵公司在云桌面领域有哪些最新战略?

  何钦淋: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安全性方面,完成A轮战略融资后,和信创天进一步加强了与360的合作,一方面借助360在安全和防病毒方面的优势与360共享病毒库,提升和信下一代云桌面病毒检测能力,另一方面在360安全实验室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测,提升产品自身的安全等级;在底层驱动方面,和信创天研发团队本身拥有10年以上的驱动经验,在这国内是无人能及的,近期又通过与戴尔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与戴尔各终端机的驱动适配,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底层的驱动适配能力,使产品的兼容性更进一步。

  深入更多行业市场,实现全行业覆盖:除保持在教育、政府、金融等领域的优势外,今年和信创天重点进军了医疗行业,截止目前国内三甲医院云桌面实际落地1000点以上的用户都采用的是和信下一代云桌面产品。接下来,和信下一代云桌面会继续深入军工、企业、制造等行业。

  加速全国布局:2018年和信创天计划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51个技术服务中心,近距离地为广大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目前已完成了37个。

  记者:您认为云桌面能替代商用PC吗?贵公司的云桌面解决方案能为用户带来哪些价值?有哪些差异化特色?

  何钦淋:很多云桌面解决方案在讲要替代PC,但从IDC中国看到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商用PC每年的出货量都保持在3千万台以上,PC还是在工作场景中应用最主流的设备。以商用PC五年淘汰率来看,近三年商用PC都还在生命周期使用中,三年的市场保有量将近1亿台,和信下一代云桌面要做的就是管理商用PC,因为下一代云桌面可兼容市场上所有主流品牌电脑和操作系统,同时还能实现复杂外部设备的管理,这取决于和信创天通过十年自主研发积累起来的技术壁垒,是其它厂商所不具备的。

  所以下一代云桌面可真正实现利旧用户原有电脑,不改变用户原有使用习惯。同时,和信下一代云桌面通过“前后端混合计算”,可覆盖所有工作场景。实现在10MB窄带宽下流畅运行高清与3D应用,系统软件故障重启一分钟内即可解决,云桌面安全合规,可按需配置外设访问权限,随时随地可访问云桌面,实现数据中心整体投入成本降低50%,这些对用户来说都极具价值。

  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任何一项产品或者解决方案只有真正能助力用户业务发展,为用户创造价值,这项产品才有价值。以三甲医院为例,平均每位医生每天上午看诊20位病人,如果医生的电脑出现故障,我们按1小时恢复计算,他可能要损失5位病人,按照卫生部2017年的数据统计,每位病人在医院的平均消费为1万元,一台电脑的一次故障让医院损失5万元,按三甲医院门诊800台电脑每年只故障一次计算,医院一年的损失为4000万,如果采用和信下一代云桌面电脑故障可以一分钟内重启解决问题,就能为医院挽回这笔损失。同时和信创天下一代云桌面(VENGD)所有功能围绕用户实际应用需求,让用户真正觉得好用易用,这是和信打造产品的出发点。

  记者:拓展云桌面市场,不同厂商有不同打法,但深化行业应用,几乎是每家企业都有的动作,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到底什么才是云桌面的未来?

  何钦淋:这是好事,过去几年云桌面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政府、金融等窗口行业,且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近两年,随着云桌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量的增长,特别是前后端混合计算模式的出现,云桌面解决了底层驱动、复杂外部设备的兼容、以及在10M窄带宽下实现3D高清播放和大型设计软件的应用,云桌面得以进入到更多的行业市场,如医疗、能源、军工、制造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去。

  真正好的云桌面应该是一个通用型产品,可以适应各行业的应用需求,而不需要针对单个行业做定制化的开发,因为云桌面向的是操作系统,主流用于办公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这在各行业是通用的。但做通用型产品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所以过去很多云桌面产品只针对普教市场,且只针对单一应用场景做了很多应用功能。现在和信创天经过十年不懈追求,解决了底层的技术问题,才真正将云桌面做成通用产品,而不再挑应用,各种应用都可以安装在云桌面之上。就像一部苹果手机可以安装各种应用,未来的云桌面一定是这样的。

  最后,探讨云桌面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回到云桌面的本质,解决大规模终端的集中化管理、运维和安全难题是用户采用云桌面的初衷。未来终端类型及数量会越来多且复杂,除PC、瘦客户机、手机、平板电脑以外,还有会各种自助机、人脸识别闸机、移动PDA等设备需要集中化管理,同时这些终端设备的管理还会跨区域,比如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管理,这些都是云桌面的未来市场,和信创天已经在诸多领域开启了应用实践。

打开APP阅读全文
{{data.thematic.text}}

相关文章

加载中...

分享到

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分享到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