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IT168评测室】NEC服务器产品在日本多年来一直以超过20%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中也可以跻身前5位。NEC的服务器类产品覆盖了先阶段全球市场范围内的所有类型,既有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刀片式服务器,既有大型机技术,也有集群技术。NEC服务器从2003年才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此时市场格局已经相对比较固定,IBM、HP、联想、浪潮已经牢牢的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他在国内没有取得同其全球服务器市场相当的地位也是非常正常的。
去年,NEC选择了国内最大的IT供应链服务商神州数码做为合作伙伴,希望借助于神码覆盖全国的渠道架构、丰富的服务器营销经验、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完整的配套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用三年的时间让NEC服务器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排名进入到前五。NEC认为自己的产品具有比国际品牌更低的价格,比国内品牌更高的品质,因此配合更多的市场投入将会取得理想的市场成绩。
![]() |
NEC Express 5800 120Rg-2服务器 |
![]() |
NEC Express 5800 120Lh服务器 |
NEC首先选择了目前在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的2路服务器产品做为渠道上重点突破的产品。我们IT168评测室最近收到了NEC送测的两款双Xeon服务器:NEC Express 5800 120Rg-2和NEC Express 5800 120Lh。120Rg-2服务器是一款2U机架式服务器,而120Lh则是一款塔式服务器。
NEC 5800/120Rg-2服务器外观
根据配置的不同的,120Rg-2服务器细分为N8100-952AG、N8100-954AG、N8100-1027AG、N8100-1061F、N8100-1062F、N8100-1063F等诸多子型号,这些不同的子型号通过细微的配置的不同来区分,比如925AG处理器主频为3.2GHz,954AG处理器主频为3.4GHz。我们收到的这款送测样机为N8100-1063F,配置了单颗主频为3.6GHz的Xeon处理器(Nocona),2条512MB DDR333 SDRAM ECC内存,2块Maxtor ATLAS 10k V 147GB Ultra320 SCSI硬盘(标准配置的服务器没有安装任何硬盘)。
120Rg-2的前面板具有安全钥匙,锁定前面板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前面板指示灯了解服务器的工作情况,但是不能进行更换硬盘、安装软件等有可能对于服务器数据造成严重后果的操作。
拆下前面板可以看到,120Rg-2配置了6个热插拔SCSI硬盘驱动器托架,可以最多安装6块Ultra320 SCSI硬盘。标准配置的服务器还提供了24倍速CD-ROM驱动器和3.5英吋软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的下方还预留的备份文件设备的安装位置,可安装DAT或者AIT驱动器。
电源开关、复位开关、UID按钮以及前置串口、USB端口和指示灯都位于前面板右侧端。每个硬盘驱动器还设计了硬盘工作状态指示灯,方便用户掌握硬盘工作状态。
后面板提供了VGA接口、2个千兆RJ45接口、2个USB 2.0端口、1个串口、UID指示灯按钮、VHDCI接口、复合PS/2接口。通过内置的转接卡,它既可以支持3个半高扩展卡也可以支持三个全高扩展卡。标配的120Rg-2服务器提供了1个最大输出为600W的电源,没有冗余性,追求较高稳定性的用户可以选配第二个可插拔电源。
这款2U服务器的设计总得来看比较平衡,可以看得出来他试图在性能、存储能力、可扩展性以及冗余性等诸多方面找到一个适当的点。比如它提供了6个SCSI硬盘热插拔托架,而并非是最近我们测试过的华硕的AP2400-E2服务器的8个,这样的设计预留了DAT或者AIT驱动器等备份文件设备位置,增加了扩展的多样性。既能同时支持3个全高PCI-X也能同时支持3个半高PCI-X扩展卡,是这款服务器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再次体现——这里用户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器能同时支持的PCI-X或者PCI-Express卡的数量是受到芯片组限制的,另外同时使用的PCI-X设备的数量会影响各自的总线频率。
NEC 5800/120Rg-2服务器系统布局
Express 5800/120Rg-2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日常工作维护的方便,因此拆卸驱动器上盖无需任何工具,而拆卸机箱逻辑盖板也只是需要拧开一颗手拧螺丝。
机架式服务器的内部布局都是非常的相似,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些细微的差异。120Rg-2服务器的前面1/4的部分为存储设备的区域,SCSI设备通过SCSI底板同主板上的SCSI接口连接。SCSI底板之后是风扇区,这里可以容纳8个散热风扇。风扇区之后是主板,CPU、内存、扩展卡都位于这个区域。
标准配置的120Rg-2服务器只是预装了4个风扇,另外4个风扇位留空,因此使用标准配置的120Rg-2服务器,其风扇无法提供较高的冗余性能。NEC建议,用户如果需要安装2颗处理器以及较多的扩展卡的时候,最好把风扇区的空位填满,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度。
风扇区的风扇分为两种,中间的两个是DELTA FFB0812UHE风扇,80x80x38mm,外侧的两个为SANYODENKI San Ace60风扇,60x60x38mm。中间的两个风扇正对着双处理器的散热片吹风,配合专用的导风罩,可以为处理器提供足够的散热。一些散热系统设计不利的服务器厂商,还必需通过给处理器加装专门的散热风扇才能让处理器保持稳定工作。
标配的120Rg-2服务器采用一个LITEON PS-3601-1MS服务器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为600瓦。用户通过选配第二个电源,可以让这款服务器具有电源冗余能力,管理员可以不必停机更换故障电源。
NEC 5800/120Rg-2服务器主板布局
120Rg-2服务器采用了微星公司的MS-9146 Ver20A服务器主板,不过我们在微星简体中文网页和台湾网页上都没有查到这个型号的主板。有资料显示MS-9146就是微星E7520 Master-S2M,不过我们对于这两款主板发现它们的布局差异相当的大,但是主要的配置应该是相似的。
这款服务器最多可以安装两颗Xeon处理器(800MHz FSB),标配N8100-1027AG预装了一颗主频高达3.6GHz的Xeon处理器(Nocona)。
120Rg-2服务器提供8条168针DIMM插槽(说明书上说明是6条),按照上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是DIMM8、DIMM7……DIMM1,安装内存的时候两两一组,从左边开始安装。最小可以安装1GB(512MB x 2),最大可以安装16GB(2GB x 8)。这款服务器支持比ECC技术更先进的Chipkill技术,它可以同时检查并修复4位错误数据,而普通的ECC技术则只能检查并修复1位错误数据。
这款服务器支持系统内存转储,通过按下服务器上的NMI按键可以向系统发送NMI(Non-Maskable Interrupt)指令。
主板提供两条PCI-X插槽,通过安装转接卡可以让服务器实现对于全高和半高PCI-X扩展卡的支持。如果用户需要使用PCI-Express扩展卡,那么在选购服务器的时候可以考虑支持PCI-Express的版本。
![]() |
NEC Express 5800/120Lh服务器外观
![]() |
NEC Express5800/120Lh服务器是一款塔式服务器,它包括N8100-941G、N8100-942G、N8100-943G、N8100-941AG、N8100-943AG、N8100-1025G等若干个子型号。我们收到的这款服务器的子型号是N8100-1025G,它采用了主频为3.6GHz的Xeon处理器,同其它的子型号在配置上有着细微的差别。
服务器的前面板配置了安全锁,通过前门状态传感器可以让管理员在远程了解前门的开关状态,这为确保服务器内数据的安全提供了物理上的安全保障。
![]() |
![]() |
前面板上设计了服务器电源开关、复位按钮、DUMP按钮、网卡指示灯、硬盘状态指示灯、电源/休眠指示灯、状态指示灯,电源开关也可以作为Sleep按钮,可以帮助服务器进入到Sleep状态,以节约电力。
![]() |
120Lh提供了4个5.25英寸托架,预装了一个24倍速CD-ROM驱动器,剩余的三个扩展位可以用于安装文件备份设备。在5.25英寸托架下预装了1个3.5英寸软盘驱动器,6个3.5英寸SCSI硬盘托架。送测样品中预装了两块Maxtor ATLAS 10k V 147GB硬盘,标配的服务器中是没有预装硬盘的。
在驱动器旁边的按钮是前面板开关传感器,利用服务器管理软件可以让管理员在远端了解服务器的安全。
![]() |
![]() |
NEC Express5800/120Lh服务器标配了1个600瓦电源,另外还预留了一个电源空位,需要更高的电源冗余能力的用户可以选配第二个电源。机箱背后还预留了7个扩展卡槽位。
![]() |
机箱I/O面板上提供了PS/2鼠标接口、PS/2键盘接口、2个USB 2.0端口、1个并口、1个串口、1个VGA接口、DUMP开关、2个千兆RJ45端口。
NEC Express 5800/120Lh服务器系统布局
机箱的盖板通过2颗手拧螺丝固定,因此拆卸非常的方便,便于日常的系统维护。
![]() |
120Lh服务器内部的布局同普通用户所熟悉的PC非常的相似,前半部分是存储器区域,后半部分则是主板区域。前面已经介绍过,这款服务器提供了4个5.25英寸设备托架和6个3.5英寸SCSI硬盘托架。可以看到所有的连接线缆都是捆扎在一起,尽可能的沿着机箱壁走。这样可以确保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不会因为杂乱无章的走线而影响散热效果。
![]() |
SCSI底板承担着连接SCSI硬盘和主板SCSI控制器的任务,它支持热插拔,通过它SCSI硬盘可以同时得到供电并且传输指令和数据。
![]() |
![]() |
在主板区前面预装了一个12吋散热风扇(DELTA FFB1212EHE,120x120x38mm,59 dBA,190CFM,24W),它吹出来的气流主要为CPU、内存、北桥芯片进行散热。为了确保气流的效率,在主板区域上半部分加装了空气导流罩。在导流罩另外一端还安装了另外一个同样的12吋散热风扇,来协助散热。这两个风扇都是可以热插拔的,维护起来非常的方便。在这两个风扇的下方都预留的同样尺寸的风扇位,如果用户需要安装较多的扩展卡,那么最好也在这两个位置上加装同样的风扇。
NEC Express 5800/120Lh服务器主板布局
![]() |
120Lh服务器采用了MS-9136主板——微星主页显示这款主板采用了E7520 MCH芯片、PXH6700 PCI/PCI-X桥接芯片和6300ESB芯片。这款主板为EATX版型,尺寸为30.5 × 33厘米。
![]() |
这款主板具有了两个Socket604插座,支持800MHz FSB的双Xeon处理器。1025G标配了1颗主频为3.6GHz的Xeon处理器,需要双处理器配置的用户需要另外选购相同的处理器。
![]() |
这款主板配置了8条DIMM内存,支持DDR 266/333 Registered ECC DDR内存模组,最大可支持16GB的内存。
![]() |
这款主板配置了6个扩展槽,从下到上依次是1个32bit 33MHz PCI插槽、2个64bit 100MHz PCI-X插槽、2个PCI-Express 8x插槽、1个64bit 133MHz PCI-X插槽。因为同时采用了PXH6700和6300ESB,所以120Lh在扩展性上会高于120Rg-2。
这款主板另外还配置了2个IDE接口、2个SATA接口和2个SCSI接口。由于是塔式服务器,因此内部空间比机架式120Rg-2多的多,因此它在设计的时候会充分发挥芯片组的所有扩展能力。
主要部件与芯片
120Rg-2服务器所采用的主板和120Lh所采用的主板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基于Intel Lindenhurst (E7520) MCH、Intel Hance Rapids ICH5和Intel 6700PXH PCI hub芯片组设计的。因此这个章节我们合并在一起介绍,如果某个部件或者芯片是某个服务器中特有的,我们会注明。
Intel E7520 MCH采用了1077 FC-BGA封装,是Intel目前最高端的双Xeon芯片组,支持800MHz FSB,可提供6.4GB/s的总线带宽。它支持DDR2-400内存和DDR266/333内存,支持内存镜像和冗余技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A2版本的E7520芯片组已经确认x4和x8 DIMM混插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因此升级内存的时候用户应该注意尽可能采用完全相同的内存。
E7520 MCH兼容PCI Express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Rev 1.0a规范,提供了3个可配置的x8 PCI Express信道,每个信道的理论带宽为4GB/s。这三个x8 PCIE信道都可以配置为2个x4信道。特定端口上还支持PCI Express Hot-Swap。如果主板厂商愿意,可以让千兆网卡、板载IO处理器、TOE/iSCSI以及其它很多第三方设备都走PCI-Express信道。
Intel E7520 MCH芯片通过Hub Interface 1.5同ICH5R或者6300ESB通信,这个接口的运行频率为66MHz,最高带宽为266MB/s。另外,E7520 MCH芯片还通过PCI-Express通道同Intel 6700PXH 64bit PCI hub通信。6700PXH采用了567 FC-BGA封装,是一颗具有PCI-Express接口的PCI/PCI Express桥接芯片,它兼容PCI 2.3和PCI-X 1.0b规范,可以让系统支持2条独立的PCI总线,也能配置为32bit/64bit设备(33MHz/66MHz/100MHz/133MHz)。
![]() |
FWE6300ESB芯片 |
![]() |
FW82801ER(ICH5R)芯片 |
![]() |
服务器的SCSI接口由Adaptec AIC-7902 Ultra-320 SCSI控制器提供支持,这款芯片提供了双Ultra320 LVD SCSI信道,它可以支持Adaptec ZCR和Intel RAIDIOS (Zero-Channel RAID),可以为服务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多磁盘阵列功能。
![]() |
远程管理扩展卡(RMC) |
板载ATI Radeon 7000图形芯片,它配置了8MB SDRAM现存,最高支持1600x1200(2D)或者1024x768(3D),最高支持刷新率为100Hz,这已经是服务器主板上“御用”显示芯片了。
这次的送测样品中附带了2块Maxtor ATLAS 10k V Ultra320 SCSI 147GB硬盘,我们利用板载Adaptec 7902W控制器把它们组建为Raid 0,然后对于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再次需要强调的是,标配的服务器中不附送任何容量的硬盘。
![]() |
Intel 82541GI千兆网卡控制器 |
Intel 82541GI千兆以太网控制器芯片采用了15x15mm PBGA封装,整合了Intel的第五代千兆MAC和支持IEEE 802.3的PHY。它通过33MHz/66MHz PCI 2.3总线同芯片组通讯。这款芯片支持IPMI 1.5、ASF 2.0和Advanced Pass Through等功能。
安装和管理
Express5800服务器附送了NEC EXPRESSBUILDER自动化集成工具光盘,这个光盘中包含了所有需要的驱动程序、管理软件等等,它能简化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并且提供了引导式的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0等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利用这张光盘,管理员可以在需要配置的服务器上启动命令行控制模式,或者通过远程控制台启动命令行模式,或者直接在Windows下运行进行维护。
EXPRESSBUILDER启动界面
通过DOS启动之后可以看到上面的界面,其中的Express Setup是用于服务器的初始安装,它能进行服务器硬件配置的侦测然后帮助用户调用相应的驱动程序自动安装操作系统。这个工具还能进行RAID模式的设置和磁盘分区,因此只要有这张光盘和操作系统光盘就可以顺利的实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Tools菜单界面
系统检测工具采用Linux Kernel 2.4.19上的TeDoLi(Test & Diagnosis On Linux),利用Linux多任务的特性可同步执行内存、高速缓存及硬盘的检测工作。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Save/Restore RAID Configuration Data(保存/恢复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Offline maintenance Utility(脱机维护实用程序,提供预防性维护)、System Diagnostics(系统诊断工具,用以对于服务器的设备进行测试和诊断)、Create Support Disk(创建安装Windows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驱动程软盘)、Setup Maintenance Partition(设置维护用分区,这个分区大约55MB,包括了各种维护实用程序)、升级BIOS、初始化远程管理卡等等功能。
![]() |
在Windows下光盘可以自动运行,通过运行界面用户可以直接查阅服务器的相关文档、安装管理程序。NEC提供了ESMPRO、Adaptec Storage Manager(或Power Console Plus)、DianaScope等管理工具。
NEC ESMPRO Manager可以直接查看服务器中的CPU、内存、磁盘、磁盘阵列、网卡等设备的信息,另外还可以对于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软件信息进行查看。它可以侦测到系统板卡温度异常、内存异常、系统崩溃等硬件故障信息以及软件故障,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还能够为管理员提供故障位置、故障原因以及解决建议等信息。这款软件还可以监测服务器的性能,比如CPU占用率、内存占有率、磁盘利用率、网络流量等等。
![]() |
如果服务器中安装了RMC卡之后,用户可以另外购买License Key来激活DianaScope,从而可以实现更强的远程管理功能。
测试方法和测试平台
我们以下所进行的评测是基于NEC公司送测的样品120-Rg2(1063F)和120Lh(1025G)进行的,通过查询NEC主页,我们确认这两款产品基本上是标准配置——标准配置没有提供硬盘,这个两款样品都配置了两块ATLAS 10k V Ultra 320 SCSI 147GB硬盘,我们将其配置为RAID 0模式然后进行的测试。
送测样品配置 | ||
120Rg-2 | 120Lh | |
处理器 | Xeon 3.6GHz 1MB,800MHz x1 | |
芯片组 | E7520+PXH6700+ICH5R | E7520+PXH6700+6300ESB |
内存 | 2x 512M Reg.ECC DDR333 | |
磁盘控制器 | 板载Adaptec AIC-7902 Ultra320 SCSI | |
硬盘 | 147GB ATLAS 10k V Ultra 320 SCSI x2 | |
光驱 | 24X CD-ROM和软驱 | |
网卡 | 板载双千兆网卡Intel 825441GI控制器 | |
电源 | LITEON PS-3601-1MS 600W |
我们在上述配置的服务器上分别安装了Microsoft Windows 2003企业版(英文、32bit),正确安装了各个硬件的驱动程序,确保服务器工作在最佳的状态。
我们所使用的评测软件如下:
-
SPECCPU2000 v1.2
-
IOMeter 2004.07.30.win32.i386
-
WebBench v5.0
-
NetBench v7.03
SEPCCPU2000可以评估服务器系统中处理器的整数性能和浮点性能,我们进行的是SPECint_base2000和SPECfp_base2000两个项目的测试。IOMeter是一款可以用于单个系统或者集群系统的I/O子系统评估工具,我们仅仅使用了它的磁盘测试功能。WebBench和NetBench是两款在服务器评估中普遍使用的软件,前者也是侧重于服务器CPU子系统的性能评估,后者则侧重于IO子系统的性能评估。
处理器性能测试:SPECCPU2000 v1.2
SPEC是标准性能评估公司(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的简称。SPEC是由计算机厂商、系统集成商、大学、研究机构、咨询等多家公司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建立、维护一套用于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标准。
SPEC CPU2000是SPEC组织推出的一套CPU子系统评估软件,它包括CINT2000和CFP2000两个子项目,前者用于测量和对比整数性能,而后者则用于测量和对比浮点性能。计算系统中的处理器、内存和编译器都会影响最终的测试性能,而I/O(磁盘)、网络、操作系统和图形子系统对于SPEC CPU2000的影响非常的小。
我们在被测服务器中安装了Intel C++ 8.1 Compiler、Intel Fortran 8.1 Compiler这两款SPEC CPU2000必需的编译器,另外安装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3.net提供必要的库文件。按照SPEC的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了新的Config文件,分别在开启Xeon处理器超线程条件下,进行了2用户SPECint_base2000和SPECfp_base2000测试。
2Users | ||
---|---|---|
Benchmark | 120Rg-2 | 120Lh |
168.wupwise | 2549 | 2397 |
171.swim | 2027 | 1784 |
172.mgrid | 1452 | 1334 |
173.applu | 1461 | 1385 |
177.mesa | 1565 | 1571 |
178.galgel | 3567 | 2254 |
179.art | 4137 | 2315 |
183.equake | 2071 | 1756 |
187.facerec | 1856 | 1694 |
188.ammp | 1233 | 861 |
189.lucas | 1789 | 1638 |
191.fma3d | 1430 | 1355 |
200.sixtrack | 712 | 700 |
301.apsi | 1206 | 975 |
SPECfp_base2000 | 1755 |
1484 |
2Users | ||
---|---|---|
Benchmark | 120Rg-2 | 120Lh |
164.gzip | 1193 | 1169 |
175.vpr | 1190 | 915 |
176.gcc | 1982 | 1833 |
181.mcf | 1795 | 1069 |
186.crafty | 1336 | 1317 |
197.parser | 1461 | 1318 |
252.eon | 2198 | 2210 |
253.perlbmk | 1833 | 1787 |
254.gap | 1898 | 1865 |
255.vortex | 2709 | 2362 |
256.bzip2 | 1194 | 1007 |
300.twolf | 1775 | 1299 |
SPECint_base2000 |
1658 |
1445 |
这两款服务器虽然一个是机架式服务器、一个是塔式服务器,但是配置非常的相似,都是单颗3.6GHz Xeon处理器、E7520 MCH、1GB DDR333 ECC内存,因此SPECCPU2000的测试结果应该非常的接近,但是我们的测试结果却显示两者的浮点性能有18.3%的差距,整数性能有14.7%的差距。
磁盘性能测试:IOMeter 2004.07.30.win32.i386
IOMeter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IO测试软件,它除了可以在本机运行测试本机的IO(磁盘)性能之外,还提供了模拟网络应用的能力。在这次的测试中,我们仅仅让它在本机运行测试服务器的磁盘性能。为了全面测试被测服务器的IO性能,我们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测试脚本。
-
Defualt:文件尺寸为2KB,读取占全部操作的67%,随机率为100%
-
Max_throughput:文件尺寸为64KB,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用于检测磁盘系统的最大吞吐量
-
Max_IO:文件尺寸为512B,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用于检测磁盘系统的最大IO能力
-
Fielserver:文件尺寸从0.5KB到64KB不等,8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100%,用于模拟文件服务器的性能
-
WebServer:文件尺寸从0.5KB到512KB不等,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100%,用于模拟Web服务器的性能
IOMeter 2004.07.30.win32.i386 | |||||
FileServer |
Default |
Max |
Max_IO |
Fileserver |
WebServer |
Total I/Os per Second | 502.37 | 2496.69 | 42936.77 | 458.70 | 576.82 |
Read I/Os per Second | 336.99 | 2496.69 | 42936.77 | 367.11 | 576.82 |
Write I/Os per Second | 165.38 | - | - | 91.59 | - |
Total MBs per Second | 0.98 | 156.04 | 20.96 | 4.97 | 8.06 |
Read | 0.66 | 156.04 | 20.96 | 3.94 | 8.06 |
Write | 0.32 | - | - | 0.99 | - |
Average I/O Response Time(ms) | 63.69 | 12.82 | 0.7449 | 70.15 | 60.71 |
Avg Read Time(ms) | 38.65 | 12.82 | 0.7449 | 45.91 | 60.71 |
Avg Write Time(ms) | 114.71 | - | - | 165.09 | - |
Maximum I/O Response Time(ms) | 1656.44 | 38.51 | 14.11 | 1624.14 | 1577.22 |
Max Read Response(ms) | 555.47 | 38.51 | 14.11 | 644.62 | 1577.22 |
Max Write Response(ms) | 1656.44 | - | - | 1624.14 | - |
%CPU Utilization(total) | 0.38 | 3.84 | 33.06 | 0.56 | 0.79 |
%User Time | 0.04 | 0.16 | 2.34 | 0.03 | 0.10 |
%Privleged Time | 0.53 | 3.66 | 30.71 | 0.52 | 0.68 |
%DPC Time | 0.06 | 0.53 | 6.39 | 0.13 | 0.07 |
%Interrupt Time | 0.25 | 1.88 | 9.05 | 0.18 | 0.31 |
IOMeter 2004.07.30.win32.i386 | |||||
FileServer |
Default |
Max |
Max_IO |
Fileserver |
WebServer |
Total I/Os per Second | 512.53 | 2518.2 | 42962.81 | 463.91 | 522.50 |
Read I/Os per Second | 344.54 | 2518.2 | 42962.31 | 370.94 | 522.50 |
Write I/Os per Second | 167.98 | - | - | 92.97 | - |
Total MBs per Second | 1.00 | 157.39 | 20.98 | 5.03 | 7.93 |
Read | 0.69 | 157.39 | 20.98 | 4.02 | 7.93 |
Write | 0.33 | - | - | 1.01 | - |
Average I/O Response Time(ms) | 62.40 | 12.70 | 0.74 | 68.94 | 61.22 |
Avg Read Time(ms) | 39.45 | 12.70 | 0.74 | 46.49 | 61.22 |
Avg Write Time(ms) | 109.47 | - | - | 158.48 | - |
Maximum I/O Response Time(ms) | 1530.57 | 1642.83 | 15.50 | 1632.18 | 1237.83 |
Max Read Response(ms) | 655.53 | 1642.83 | 15.50 | 765.74 | 1237.83 |
Max Write Response(ms) | 1530.57 | - | - | 1632.18 | - |
%CPU Utilization(total) | 0.10 | 3.69 | 32.32 | 0.54 | 0.66 |
%User Time | 0.03 | 0.20 | 2.55 | 0.04 | 0.04 |
%Privleged Time | 0.63 | 3.5 | 29.79 | 0.50 | 0.62 |
%DPC Time | 0.05 | 0.56 | 6.30 | 0.08 | 0.10 |
%Interrupt Time | 0.24 | 1.68 | 8.91 | 0.18 | 0.27 |
我们最近测试的几款服务器都采用了板载Adaptec AIC-7902 PCI-X SCSI控制器,这种控制器支持两个SCSI通道,支持RAID 0/1模式,我们将服务器中的两块ATLAS 10k V Ultra320 SCSI硬盘组成RAID 0模式进行了测试。这两款服务器的用户如果需要RAID5,那么需要另外购置ZCR或者专用的RAID卡来扩展服务器的能力。
从上表所示的结果中,可以知道由这两款服务器的板载Adaptec AIC-7902 PCI-X SCSI控制器和2颗Maxtor ATLAS硬盘组成的磁盘系统的最大IO处理能力是429xx I/Os per Second,最大吞吐量竟然达到了156MB/s,这个结果比之前我们测试的Adaptec AIC-7902 PCI-X SCSI控制器和2颗Seagate Cheetah 10.7k硬盘组成的RAID 0的结果高出了近乎1倍,接近于独立RAID卡组建RAID 0的测试成绩。
WebBench 5.0性能测试
WebBench是针对服务器作为Web Server时的性能进行测试,我们在被测服务器上安装了IIS6.0组件,以提供测试所需的Web服务。在测试中我们开启了网络实验室中的32台PC(Celeron 1.7/256MB/40GB/100Ethernet)作为客户端,分别使用了WebBench 5.0内置的动态CGI以及静态页面脚本对服务器进行了测试。
静态测试是由客户端读取预先放置在服务器Web Server下的Web页面(wbtree),这项测试主要考察的是服务器磁盘系统以及网络连接性能。
静态测试:Requests处理能力
静态脚本测试:吞吐量
多线程静态脚本测试:Requests处理能力
多线程静态脚本测试:吞吐量
我们使用了实验室中全部的32台PC向配置了3.6GHz Xeon处理器的NEC Express5800 120RG-2或者120Lh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可以轻松应付,始终没有达到峰值。在32个客户端的时候,这两台被测服务器响应的请求数量分别达到了10062个和9778个,吞吐量分别为60.99MB/s和59.3067MB/s,性能差距不到3%。
当我们切换到多线程静态脚本之后,每个物理客户端发出两个线程,此时120RG-2和120Lh服务器每秒响应数量分别达到了13357个和13151个,吞吐量分别为81.14MB/s和79.71MB/s,性能差距不到2%。
同我们之前的双处理器配置的服务器评测结果相比,可以发现处理器主频对于Web服务器静态测试的影响非常的明显,它的测试成绩同双Xeon 3.0GHz的性能差距不大。
动态脚本测试:Requests处理能力
动态测试偏重于对服务器CPU子系统的性能测试,它对于Web服务器提供了足够的负载。我们将一个C语言编写的CGI源文件Simcigi.c编译为Simcgi.exe,并将其作为动态测试中的CGI脚本。在测试过程中,每台安装了WebBench客户端软件的PC,会在300秒的时间内持续向服务器发送CGI请求,而控制台会纪录并汇总服务器所响应CGI请求的数据。
当WebBench测试开始后,客户端会以每四台一组依次连接到服务器并发送CGI请求。当测试结束后,控制台会收集数据并绘制出服务器CGI响应数的变化曲线。CGI测试的成绩高低,主要取决于服务器处理器子系统性能的优劣。处理器子系统包括CPU、内存以及内存控制器,CPU频率、缓存以及内存容量大小和内存带宽,都会影响该项成绩。
从上面的曲线图可以看到,两条曲线的走势非常的相似,都是在12-16个客户端的时候增长幅度趋于平缓,而当24个客户端的时候基本达到了峰值,不过两台服务器的峰值处理能力差异明显,120RG-2的峰值处理能力达到了3458 Requests/s,而120Lh仅仅为2803 Requests/s,差距达到了23.4%,这个差异同前面的SPEC CPU2000的测试结果相似。
NetBench 7.03性能测试
NetBench是针对文件服务器的性能测试软件,影响NetBench性能的主要是服务器的磁盘子系统,服务器磁盘控制器、硬盘类型、组建磁盘阵列模式都会对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在被测服务器上设立了文件服务器,NetBench通过网络实验室中32个客户端来模拟网络中的PC向文件服务器所发出的文件传输请求,文件服务器则将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数据发送给相应的客户端。同Webbench测试一样,NetBench测试开始后客户端会以每四台一组依连接到服务器并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测试结束后控制台收集数据并绘制出服务器能够达到的数据传输变化曲线。
![]() |
![]() |
我们启用了32个客户端,运行标准Disk Mix测试(DM.TST)此时一般不会得到峰值吞吐量,120RG-2和120Lh的最高吞吐量分别为175Mb/s和180Mb/s,最高平均响应时间分别为0.470ms和0.469ms。运行这个脚本的时候,我们有限的客户端的数量决定了最高吞吐量,这个测试结果同以往在其它双Xeon服务器上所得到的吞吐量结果差距不大,最高响应时间长了一些。
![]() |
Enterprise Disk Mix Test(ENT_DM.TST)比Standard Disk Mix负载更重,它模拟的企业级服务器的负载,此时20RG-2和120Lh的最高吞吐量分别为501Mb/s和478Mb/s,最高平均响应时间分别为0.986ms和1.065ms。多处理器对于这项测试的结果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同之前的配置了双处理器的服务器的测试结果比较,吞吐量较低、响应时间较高。
![]() |
在NIC.tst脚本测试主要反映的服务器网卡的性能,我们使用了优质网线连接AP1600R-E2服务器网卡到Cicso Catalyst 4506交换机千兆接口。在这项测试过程中,程序分别调用512B--64KB不等的文件来测试吞吐量 。之前我们测试的多款服务器都是板载的Broadcom的千兆网卡,它们或者是采用PCI-Express总线或者是采用PCI-X总线,这是我们第一测试板载Intel 825441GI千兆网卡,更特殊的是它采用的是32bit PCI总线,在理论上来说这个总线刚刚能满足千兆网卡的要求,测试结果显示这两款服务器板载网卡的最高吞吐量都达到了901Mbit/s,同我们之前所测试的采用其它总线的板载千兆网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性能差别。
IT168评测室观点:性能优秀、扩展能力较好
120Rg-2服务器的标准配置是1个3.6GHz Xeon处理器、MS-9146主板(E7520+ICH5R+PXH6700)、1GB内存,为2U服务器提供了较高的配置。它还提供了6个SCSI硬盘托架、8条DIMM、3个全高PCI-X卡和3个半高PCI-X卡的扩展能力。120Lh服务器的标准配置是1个3.6GHz Xeon处理器、MS-9136主板(E7520+PXH6700+6300ESB)、1GB内存,提供更灵活的扩展能力,比如1个1个32bit 33MHz PCI插槽、2个64bit 100MHz PCI-X插槽、2个PCI-Express 8x插槽、1个64bit 133MHz PCI-X插槽。
我们的测试结果显示120Rg-2的处理器性能高于120Lh处理器性能15%以上,静态Web请求处理能力相差不大,动态CGI请求处理能力则相差20%左右。IOMeter测试显示这两款服务器可以提供接近于43000 IOs/s的处理能力,几乎接近于我们之前测试的独立RAID卡的性能。可以肯定的说,这两款配置了单处理器的服务器的处理器性能和磁盘性能都是是相当不错的。
两款服务器器都采用了PCI总线的Intel 82541GI千兆网卡控制器,它们也能达到900Mbit/s的传输带宽,响应时间也达到同类产品的水平。从NetBench的测试结果来看,这两款服务器的磁盘+网络能力非常的接近。同我们以前配置了双处理器的服务器的测试结果相比,高主频的处理器对于Web服务器应用的影响很大,双处理器对于文件服务器应用的影响比较明显。
IT168报价显示NEC Express5800/120rg-2(N8100-1027G)的价格为37100元——我们的评测样品为1063F,价格应该与之相当。NEC Express5800/120Lh(N8100-1025G)的价格为35000元,这两款服务器是NEC Express5800系列中定位较高的型号,相比于配置相当的同类产品并不算便宜,比如IT168报价显示HP Proliant DL380 G4(同N8100-1063F配置相当)为27800元。如果考虑到还需要配置第二个处理器、硬盘、专用RAID卡、散热风扇、电源,使用这两款服务器的成本还会进一步的增高。我们希望NEC至少为这两款服务器安装第二个电源以及填满剩余风扇空位,使得用户无需为这些辅助配件有额外的开销。